降低「數位落差」是數位發展部部長的首要任務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1-10-04 13:00

本文作者為前GSA(全球半導體聯盟、非營利國際組織) 亞太區創始執行長 ,曾從事研發、銷售、創投、及政府工作。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立場。

我如果是數位發展部部長,將以解決日益惡化的「數位落差」為首要任務。

行政院日前為促進全國通訊、資訊、資通安全、網路與傳播等數位產業發展、統籌數位治理與數位基礎建設及協助公私部門數位轉型等相關業務,特設數位發展部。

筆者於去年已公開提出呼籲希望這個任務艱鉅、需跨領域整合、產業與技術發展又是日新月異的新部會能以「國家資訊委員會」的形式設立。(請參考:https://srtechmedia.com/news/8bc9a6f5-dcab-41c2-b775-0dea9a15e7bf

舉凡金融科技,區塊鍊,數位串流服務,遠程醫療,健保大數據的管理與應用,交通控管,電動車,無人駕駛載具,農漁產品產銷履歷,食品安全,數位遠距教學等⋯,太多太多的未來發展倚賴國家資訊治理體系的提升,跨部會的國家資訊委員會更具意義。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徒增狗吠火車的無奈!

目前報派的首任部長是行政院數位發展部籌備工作小組召集人、政務委員郭耀煌。諷刺的是郭「部長」在去年六月以學者身分投書時,明確指出「成立一個納編並執行所有數位業務的機關,並不可行」(https://talk.ltn.com.tw/amp/article/paper/1378216)。這種「寧先當大官,可不做大事」的官場現形記、表露無遺。假設木已成舟,那麼我們還能對數位發展部這種單線操作,缺乏跨部會整合的組織有什麼期待呢? 

我如果是數位發展部部長,將以解決日益惡化的「數位落差」為首要任務,重要的事情説三次!

何謂數位落差,為什麼會造成數位落差?簡單地說就是資源不對稱,資訊不對稱。更重要的是心態不到位。

麥肯錫顧問(McKinsey )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數位化進程。從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到2020年7月,全球在短短8個月的產品與服務的數位化發展躍升神速,進步的幅度相當於2012-2019,7年推進的總和。而亞太地區8個月的數位化進步更是高於過去十年的成長。台灣在防疫成功,「+0」的氛圍下,2020年的數位化進程恐怕是全球末段班。2021年5月爆發的本土疫情才陸陸續續開始考慮線上問診和線上教學等早該「超前部署」的措施。而金管會520臨時強迫1931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原訂於5/24-6/30的股東會延期召開,而不是第一時間果斷決定允許線上/線下混和形式召開(董事會已行之有年),在在都顯示台灣與國際間的數位落差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政府心態不變。

數位落差將帶來數位發展的新挑戰

以3倍券與5倍券數位和紙本的選擇比例來說(7.8%、15-20%),台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統社會,數位金融普及化不足。又如5月份疫情爆發開始實施的傳統市場實聯制,人人皆知的執行成效不彰外,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平均每人進菜市場買賣的交易次數可能高於5次,找零錢的行為可能就是傳統市場傳播病毒的最快途徑。六都政府或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原可利用這個絕佳時機來全力推動,改變人民的交易付費習慣又可降低病毒接觸感染。沒有把握機會,可惜了!

打疫苗的接種登記更是荒腔走板。65歲以上地方政府通知單,65歲以下在線上先登記意願,之後再預約。最近的第十輪登記,原本指揮中心於9/26宣布第二劑AZ要改為地方政府透過里長通知(65歲以下),那知隔天政策急轉彎,又改回10/3開始線上登記,過二天線上登記的時間又延期到10/4,恐怕是線上登記的建置作業還沒有完成所致。有政府,真的會做事嗎?顯然政府的數位化決策和執行能力均不足!

過去的貧富差距造成相當大的社會問題。在數位化時代,「資訊的取得快慢」本身將會是另一個新形式的貧富差距。而未來可預見的線上加值服務,如遠距教育與線上醫療等重要領域,對於偏鄉資源不足的窘況,推動得宜不但可以縮短城鄉差距,更能發展出台灣結合科技與需求的新產業。反之,將更加深其既有的問題,在位者不得不慎!

政府是數位化時代的推手,但政府內部的資訊人才長期不足,高手總是在民間。除了待遇的提高,公務機關的保守以及依法行政的缺乏彈性,實在無法吸引人才加入。身為部長,第一個最大挑戰,就是去說服長官,改變「防弊重於興利」的公家文化和法規,全面委外與民間合作才能突破困境、日新月異。否則,筆者悲觀的預測,「數位發展部」將只是緣木求魚,另一個口號治國。即無法完成跨部會的協調合作解決真正的問題,又無法跟著上數位潮流快速變遷的腳步,本身成為「數位落差」的最壞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