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不造車」的華為,有著更大的「交通野心」
高秀松 / 何渝婷編譯
2021-09-03 09:00

每隔一段時間,華為就會發一次聲明,表示「不造車」的決心。

這家ICT大廠,在汽車領域的每一次動作,都會掀起熱議。

即便華為高管多次公開表示:「不造車,是華為的底線」,但公眾的懷疑的目光卻從未變過:當初還說不造手機呢!

這種推理其實有失偏頗,因為造手機和造車是兩個概念。

手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技術,而汽車則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

一個是面子,一個是底子,兩者相比,底子顯然更難打。

汽車工業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涉及供應鏈、技術專利、品牌認可等多個方面,市場非常成熟,想要跨界入行,需要付出極為高昂的成本,也並非一日之功。

相比之下,手機雖然在產業結構上和汽車差別不大,但相對來講仍屬於「新興產業」。

華為在入局手機產業時,正是智慧型手機開始爆發的元年,造手機的門檻不高,產業壁壘並不明顯,屬於藍海市場。

而要進入汽車這樣一個市場發育程度極為成熟的產業,其難度不亞於從零開始做手機晶片(包括製造),並且投入產出比沒有保證,難度非常之大,這也是百度華為不造車而走技術賦能路線的根本原因。

所以華為不造車,一方面是戰略使然,要做產業的賦能者而不是掠奪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造車難度大的現實;從商業角度看,與傳統車企合作,以技術賦能汽車,收取專利費,比起親自下場造車,在成本和收益上顯然更具可行性。

不過,華為雖然不造車,卻在做與汽車相關的各類產品:自動駕駛技術、雷射雷達、攝影鏡頭、C-V2X模塊以及路邊設施的相關產品等等。

這事實上表明了華為要圍繞「軟體定義汽車」,做除了造車以外的關於智慧汽車的「all in」,而這些產品和方案其實都連接著華為正在做,但卻很少為公眾關注的業務:智慧交通。

車、路、管

華為在智慧交通的佈局,主要包括三方面:智慧汽車、車路協同、交通治理。

在智慧汽車方面,華為的佈局顯而易見,不論是自動駕駛技術、攝像頭還是雷射雷達,都已經運用到極狐、長安等多個汽車品牌上。

除此之外,華為與均聯智行等企業合作進軍智慧座艙,相關產品將搭載華為提供的智慧座艙核心模組、鴻蒙車機操作系統、HMS-A核心能力平台等,這也是華為實現萬物互聯的重要一步。

在車路協同方面,華為的動作可謂是接連不斷:2013年,華為推出了4G車載模塊ME909T,並且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6年,華為與Nokia、Ericsson等企業,共同組建了全球首個「5G汽車通訊技術聯盟」;2018年底,華為與Audi完成了中國首例高速公路無人駕駛的車路協同測試,隨後推出了MDC、智慧互聯、mpower等配套解決方案;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與智慧網聯廠商啓明信息、地圖服務商圖盟科技,聯合發表「創新車路協同聯合解決方案」;2021年,華為發布開放技術架構「高速智慧體」,進一步賦能高速公路的智慧化。

可以看出,在車路協同的基礎設施建設上,華為佈局較早,而在解決方案上,則與智慧汽車市場的發展步調保持一致。同時,基於自身的ICT技術,華為在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提供智慧硬體產品。

而在交通治理方面,華為雖然起步較晚,但這幾年也在加大力度。

2016年,華為與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進入智慧交通治理;2017年,華為與深圳交警聯合啓動「城市交通大腦工程」;2018年,華為推出「TrafficGo1.0交通控制優化方案」;2019年,華為推出「TrafficGo2.0」版本;已在深圳、天津等城市落地;2020年,華為發表「交通智慧體」解決方案。

毫無疑問,TrafficGo直接對標阿里的城市大腦,百度的ACE智慧交通引擎,以及騰訊的「We Transport」。交通治理是城市智慧交通的核心問題,也是急需技術賦能的場景,市場需求旺盛,BAT早已入局,華為自然也不會錯過。

事實上,華為在智慧交通的佈局和BAT類似,都是圍繞「車、路、管」做技術賦能。

但華為與互聯網公司的打法有著鮮明的區別。

軟硬一體

和人一樣,企業也有自身的基因。

互聯網公司的基因是擴張性的,所以BAT會在各行各業進行廣泛的投資併購,來接入新的流量,鞏固既有的業務生態,從多個方面變現。

華為的基因是ICT,而ICT企業要賺錢,關鍵靠產品。

這種基因的區別,體現在智慧交通這條賽道上,就是BAT和華為走的兩條不同的路。

BAT賣的是解決方案,以軟體為主。

阿里的城市大腦,百度的ACE智慧交通引擎,以及騰訊的「We Transport」,都旨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賦能城市智慧交通,建立的是「指揮中樞」,即通過大數據、算法等多重手段來實現對交通的治理,相應地缺乏邊緣感知的能力。

華為既賣解決方案,也賣硬體產品,走的是「軟硬一體」的路子。

作為ICT大廠,華為在5G、C-V2X及雲端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澱,並且推出了鏡頭、5G車載模塊MH5000、Balong 765晶片、昇騰910和昇騰310兩款商用AI晶片等感知、通訊硬體產品,這些都是智慧交通建設所必須的硬體。

並且,華為也推出了車路協同解決方案,路網數位化服務、智慧邊緣平台、TrafficGo等多個用於賦能交通治理的解決方案和產品。

這兩種路徑,都是BATH基於自身優勢作出的最合適的選擇,並無高下之分。

但在利潤上有區別。

智慧交通市場號稱千億,實際上卻沒有得到真正釋放,雖然項目建設中標金額大,但由於建設週期、成本等原因,傳統智慧交通大廠,其業務毛利率在28%~30%左右,並且處於下滑趨勢。

換句話說,智慧交通仍然是一條基礎設施並不完善的賽道,對硬體產品的需求很大,「軟硬一體」比單純賣技術方案要更賺錢。

不過,BATH雖然在產品路徑上有所不同,但智慧交通的佈局上卻非常相似,即「車、路、雲、圖」,其中以「雲」最為突出,而且都是中國公有雲端市場的TOP級玩家。

一朵雲

雲端服務市場,是BATH四巨頭的兵家必爭地。

一方面,智慧交通建設需要雲端服務賦能,打通「車、路、圖」;另一方面,雲端服務又要依託智慧交通來尋求新的成長點。

也就是說,BATH的智慧交通夢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雲夢,兩者可謂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目前來看,阿里雲在中國國內公有雲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也還沒有實現盈利,其餘的騰訊雲、華為雲也正在追趕,雲端市場打得一片火熱。

對於BATH而言,智慧交通無疑是發力自身雲端業務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智慧交通建設一方面會產生大量數據,形成對數據儲存的需求;另一方面,數據的共享、計算等問題也需要解決,這些痛點正需要雲端計算賦能。

所以,巨頭們紛紛湧入這個「傳統的交通產業」,除了看中這個千億級別的市場以外,也有發展自身雲端業務來賦能其他業務的戰略考量。

BAT看到了這點,華為也不例外。

2017年,華為發佈智慧雲端硬體平台Atlas,該平台面向公有雲、AI(人工智慧)、HPC (高性能計算)等場景;2018 年,在國際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華為發布了OceanConnect車聯網雲端平台,致力於為車企轉型提供「四個使能」:聯接使能、數據使能、生態使能和演進使能;2019年,發布華為雲端公路解決方案,並啓動「1+N」公路生態合作夥伴聯盟;2020年,華為又發布了以「感、聯、算、控」四大核心技術能力為核心的華為雲端IoT路網數位化服務解決方案。

雲既是服務,也是基礎設施,是實現智慧交通「雲、邊、端」協同的核心。依託華為雲,打造車聯網生態,進而與華為智慧終端耦合,形成所謂萬物互聯的願景,是華為智慧交通建設的一種打法,也是目的。

華為「軟硬一體」的路徑,可以將雲端服務與硬體產品打包整體售賣,提供全棧的智慧化解決方案,這是華為能夠在智慧交通賽道佔有一席之地的基礎。

總結

比起造不造車引起的熱議,華為在智慧交通方面的動作雖然聲音不大,但一直處於進行時。

然而智慧交通的確是一條「內卷」的賽道:一方面,G端業務的屬性,使得市場需求嚴重依賴於政府招標,而中國政府的預算其實也有限,尤其是在日益複雜的經濟環境下,政府對於大項目的審批更加嚴格;二是BATH和許多AI科技公司的湧入,與傳統智慧交通企業進行角逐,競爭日益激烈。

並且,華為在項目落地實施經驗方面,相較於阿里百度,並不佔據優;後者直接通過投資入股傳統智慧交通大廠,來補齊項目建設的短板。

所以,即便華為很擅長於做政府端業務,但要憑藉「軟硬一體」的策略,在智慧交通這條賽道攻城略地,還有許多場惡仗要打。

本文為雷鋒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堅決不造車」的華為,有著更大的「交通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