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放話要解僱鮑爾!解析川普不太可能採取實際行動的原因
何渝婷
2025-04-21 12:00

(取自Donald J. Trump臉書粉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第二任期又跟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狹路相逢」,他過去曾多次公開批評鮑爾,尤其在鮑爾不久前重申聯準會不急於降息的立場,並強調超乎預期的關稅可能意味著通膨率升高和經濟成長放緩,聯準會將等待更多有關經濟方向的數據出爐後,才會針對利率進行調整。

此番發言引起川普的憤怒,除了在社群媒體上批評他玩弄政治、降息速度太慢之外,還表示「如果我想讓他下台,他會很快離開,相信我;鮑爾的任期越早結束越好。」

不過在日前的演講中,鮑爾提及聯準會的獨立地位是法律問題,除非有正當理由,否則不會被免職。

鮑爾是由總統任命、經過參議院確認的聯準會主席,任期為四年,而確實在法律上的限制來說,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聯準會主席只能因「正當理由」(for cause)被解職,這通常指的是嚴重不當行為或無法履行職責,而非政策分歧,過去在美國歷史上也從未有總統成功解僱聯準會主席。

在市場反應及經濟風險上,川普在第一任期,也就是2018年時,曾威脅解僱鮑爾,當時股市就出現大幅下跌。

一方面是市場對於聯準會的獨立性極為重視,如果出現總統干預聯準會運作的情況,恐怕將引發美元貶值、債券殖利率飆升、股市劇烈震盪等市場動盪情況,削弱投資者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另一方面,解僱聯準會主席可能被視為是對獨立機構的干預,可能會導致政治爭議和制度信任危機,讓外界認為聯準會主席是白宮的「政策工具」,除了損害政府公信力,也會讓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信用被削弱。

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川普很難輕易罷免鮑爾,除非鮑爾有出現重大違法或失職情況,不然的話,若川普貿然行動,反而可能會傷害到他自己的政治與經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