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當地時間2月13日,蘋果公司CEO庫克在社群媒體上發表了一段影片,宣布將於當地時間2月19日(台灣時間2月20日)發表「家庭的新成員」,外界普遍猜測有望為新版iPhone SE。
此前針對該機型市場已有不少劇透,根據彭博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等爆料,新版iPhone SE(或稱為iPhone SE 4)將迎來多項升級:其採用類似iPhone 14的瀏海螢幕設計,支持Face ID,徹底取消經典的Home鍵,螢幕升級為6.1吋OLED面板,分辨率和刷新率保持基礎款水準(60Hz)。
性能方面,有望搭載與iPhone 16同款的A18晶片(第二代3nm工藝),配備8GB記憶體以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該手機或成為蘋果首款支持AI的入門級iPhone,預估起售價為499美元。
爆料還稱,新機首次採用蘋果自研5G數據機,初期可能僅支持Sub-6GHz頻段,標誌著蘋果在擺脫高通依賴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此外,後置單攝升級至4800萬像素感測器,支援運算攝影優化,同時接口切換至USB-C,以符合歐盟法規要求。
在蘋果產品線中,iPhone SE系列一直扮演著入門級產品的角色。它為預算有限但又想體驗蘋果生態的用戶提供了選擇,以相對親民的價格,讓消費者能享受蘋果的系統和部分核心技術,同時也能豐富蘋果的產品矩陣,覆蓋更多消費群體。
不過,iPhone SE系列並非像iPhone數字系列那樣每年更新,前三代分別於2016年、2020年和2022年發表,其與中高端的iPhone數字系列和Pro系列形成互補。
iPhone SE在螢幕尺寸、材質、分辨率等方面相對較低端,攝像頭配置不如Pro系列豐富,通常為單攝,沒有高倍光學變焦等功能;外觀設計相對簡約,不具備Pro系列的高端材質和工藝,在儲存容量上,最高一般為256GB,小於部分Pro系列機型。
此次新版iPhone SE若推出,有望助於提升蘋果在中低端市場的佔有率,以高CP值吸引更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例如學生群體、預算有限的年輕上班族,以及滿足蘋果老用戶的備用機需求等。
除iPhone SE外,也有觀點認為可能會發表iPad Air 7或iPad 11,有消息稱iPad Air 7可能搭載M3或M4晶片、配備8GB記憶體;iPad 11可能搭載A17 Pro晶片和8GB記憶體,支援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還有人猜測蘋果可能推出全新的智慧家居設備,如傳聞已久的Apple Home智慧音箱,或是其他AI驅動的家庭助理,以進一步拓展其AI應用場景。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蘋果下周發新品,除了新版iPhone SE還有哪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