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日本淪為GDP第四大國,中國還有4.6%GDP成長? 中國農村民眾智商一半低於90 經濟數字背後不應忽略的意義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4-02-19 12:05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過年期間,看到IMF(國際貨幣基金)對2024年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的預測,由去年10月預測的2.9%上修到3.1%,其中台灣成長3%,贏過日本0.9%及南韓2.2%,另外中國 4.6%、印度6.5%、美國2.1%,另外IMF也維持對2025年的預估成長率在3.2%不變。

其中,IMF將美國今年成長率預估上修0.6個百分點,至2.1%,對中國大陸的預估則調高0.4個百分點,至4.6%。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預料表現都會比原先預期好,也代表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已較預期好轉。

不過,IMF的報告只是眾多預測機構中的其中一家,這篇專欄我也不想只談經濟成長率。過年期間閱讀幾篇關於經濟成長率的分析,以及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的書及訪談,我想談談經濟成長數字背後的意義。

首先,經濟數字當然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每個數字都需要更多的分析與解讀。最好的例子是上周剛公布的2023年全球GDP排名,美、中沒有意外分佔一、二名,但日本GDP是4.2106兆美元,首度輸給德國的4.4561兆美元,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

很多媒體標題,以日本「淪」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不過,全球GDP計算都是以美元計價,但由於日圓貶值效應明顯,2023年兌美元跌幅為6.57%,至於歐元2023年兌美元匯率則上漲 3%,因此與日圓對比,來回就差了近10%,這是日本GDP被德國超越的關鍵。

除了匯率因素外,日本長期低利率或負利率造成通縮現象明顯,但德國則因通貨膨脹導致能源與物價上漲,因此GDP數字顯得更大。對照上周一些新聞,日本股市頻創三十年新高,觀光客突破2500萬人,由於人潮眾多,還要將外國旅客通關時間縮短至一分鐘,日本經濟因為日圓貶值而帶動的效果,顯然還在發酵。

除了日本與德國對比以外,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在過年期間看到黃亞生教授談中國,給我不少的思考和啟發。

黃亞生是MIT史隆管理學院政治經濟和國際管理教授,是很有觀點的重量級學者,年前他應時代基金會邀請來台灣,本來基金會執行長趙如媛問我想不想訪問,我實在有點忙,就轉給今周刊同事負責。過年期間看了黃亞生教授寫的書《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還有他在TED的演講及接受多家媒體訪問,相當有收獲。

首先,他質疑中國經濟成長率數字的正確性,他不相信是真的,更重要的是,他分析中國大陸達成經濟成長率的方式,真地會讓民眾受惠或有感嗎?

黃亞生說,中國政府過度重視經濟數字,卻沒有讓民眾感到提升,那種數字的意義是有限的。他特別提及,中國在金融海嘯的2009年人民幣四萬億元的投資,大幅加碼內需,又帶動一波經濟成長,但長期著重硬體鐵工基的建設,卻忽略了農村地區的教育及整體的醫療水準,農村地區民眾智商有一半低於90 ,生產力無法提升,這對中國長期的競爭力是有很大傷害的。

他認為,生產力提升是經濟發展的重點,教育可以提升生產力,而非只是靠基礎建設資本支出的投入,生產力的提升,可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成長,但提高生產力,也要靠教育及醫療生活水準的提升,這一點,中國是有缺陷的。

他說,中國政府大量的基礎建設,中央與地方配合用批地的方式搞建設,帶動了房地產價值提升,民眾是有一些資產提升的好處,但房地產泡沬造成的風險正在擴大,從恆大到碧桂園等企業的失速下墜,對未來經濟一定造成巨大衝擊。

另外對於中國多年來經濟成長快速,很多人認為是因為中國政府非常強力而且有效率,超越所有民主國家,但黃亞生教授反而不這麼看,他認為,中國的快速成長反而是因為過去的改革開放,而且在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後,累積了很多財政盈餘,所以政府有實力可以大力加碼基礎建設,因此又推動了九O年代後的快速成長。

他也舉例,中國受惠於對外開放及合作,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許多中國企業運用香港自由開放的資本市場,成為推動企業成長重要的助力,例如聯想、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都是利用香港的自由法治及開放的金融與資本市場,才能夠發展到今天的地位,但如今香港的現況,是否還能讓外資放心,願意將錢放在香港,顯然要打一個大問號。

香港經過一輪反送中運動後,如今已歸於平靜,但也失去昔日東方之珠的風采,成為中國政府管收下的另一個中國城市。以前中國大陸常討論,「上海有沒有機會超越香港?」如今看來是超越了,但原因不是上海升上來,而是因為香港沈下去。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國進民退」。他說,中國的國營企業生產力,很明顯低於民營企業,但在現今的中國體制內,卻不斷壯大國營企業的規模,這些企業生產力低,靠壟斷及特許事業創造利潤,沒有民營企業在經營管理與技術提升上的貢獻,這也會對中國未來成長造成衝擊。

另外黃亞生教授如何看印度,也是很有意思的觀點。印度實施民主選舉制度,但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覺得印度比不上中國,基礎建設差、施政沒有效率,但他卻很早就抱著不同看法,認為印度因為種族、語言等各種複雜因素,它的成長不會是快速成長,但也不會突然掉下來,它會慢慢長,但持續長下去也會長很大。

黃亞生教授也形容,中國目前現況是「經濟南韓化、政治北韓化」,但這種模式不可能持續,要不就經濟與政治都南韓化,要不就全部北韓化,中國必需做出選擇。從去年的拜習會後,中國似乎有在政治緊縮上放鬆一點,但後續仍要觀察。

看了黃亞生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觀點,對台灣來說,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議題。台灣可能沒有嚴重的教育不普及,或偏鄉民眾智商到90以下的問題,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有沒有這些統計數字,不過只要與身邊朋友聊一下教育,十個有八個都很有意見,另外那兩個沒說話的,可能是因為孩子已送到國外念書。

我關注的是生產力的提升,上回寫了一篇《三十年薪水都不漲是怎麼回事?》,談到我所在的媒體行業就是三十年薪水都不漲,原因是產業長期供過於求,沒有創造附加價值以及沒有能力出國比賽。但其實台灣類似媒體這樣的行業還真不少,而且太多內需市場都是供給過剩、過度競爭,大學太多、銀行太多、網紅太多。

可是,這些只能在內需市場競爭的行業,就真的拿不出辦法了嗎?其實國內還有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例如與高齡化的各種需求相關的,都還不夠多也不夠好,若能讓那些已供給過剩的人力釋放出來,轉去做市場有需求的行業,這種轉進顯然很重要。 

過年期間和朋友碰面,大家聊的話題都是老人家要如何照料的問題。很多朋友都有相同經驗,結婚後前二十年都在忙小孩,後二十年都在忙老人,找醫生、找看護、找機構,家裡該如何改裝?有什麼設備適合獨居老人,讓遠端的家人可以放心?我只能說,大家都在尋找各種可以照料家裡長輩的機會,但妥善完整的方案並不多,為何沒有更多人投入去做這些領域的開發及創新?

黃亞生教授提到,提升教育水準可以提升國民的生產力,我相信這對台灣也是相當重要的,最近我訪問幾位運用AI及軟體提升競爭力的人士,他們有很多也都是在傳統產業工作,但是也會想辦法做創新,懂得運用工具,讓本身的技術及管理升級,有機會下回再來完整分享。

黃亞生教授的背景很特殊,他的祖父是中國共產黨開國元老,他在中國出生,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見證貧窮混亂與動盪的中國社會,因此對共產專制體制抱持質疑。移居美國求學後,他長期投入中國與各國政經比較及研究,他的著作與觀點都有很重要的參考性。 

因此,我的讀後心得是,所有經濟數字的背後,都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及解讀,日本滑落為GDP第四大國,中國還有4.6%的GDP成長,大家當然可以關注這些數字的變化,但不能忽視背後隱含的更多內容與意義,否則這些數字都只是煙幕彈,讓你看不清方向,誤判局勢,最後也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