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日本熊本JASM投資案上週六風光揭幕,這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大事,也是在地緣政治下,一個有可能左右產業發展與競合關係的投資案,不只對日本、台灣的產業發展有重大提升作用,對其他國家如美、中、韓、荷等,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衝擊。我想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談這個投資案的原因及前景,以及將對產業帶來那些改變。
首先,JASM投資案如此受重視,最重要原因就是,這是由互補性最高的日本與台灣兩國促成的合作案。
日本與台灣的互補性,幾乎可以說是配合得天衣無縫,也讓日台合作從第一天開始,就註定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例如,日本產業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但台灣產業特性則以沒有產品的代工為主,另外日本在汽車、精密製造、機器人等工業領域獨領風騷,台灣則在半導體、電子零組件、PC、伺服器等領先世界。
至於在半導體產業,台灣強於製造,還有製造衍生出來的IP(矽智財)及IC設計生態鏈,至於日本則在材料、化學及設備超強,對於半導體上下游及週邊產業發展有很大影響力。台日半導體處於明顯互補狀態,合作可以為雙方帶來明顯加分。
合作要雙贏,前提就是要彼此互補,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合作才能往前進。其實,台灣與其他國家就不見得有這種互補性,例如台灣與南韓或中國,都沒有互補性,南韓、中國的產業發展策略,都是從品牌到代工全部涉入,也因此目標是將別人完全取而代之,因此南韓與中國不會找台灣合作,頂多只是在局部上有很小的合作,或是階段性及策略性的合作。同樣的,日本也不會找韓國或中國合作,因為彼此衝突太大,利益很難一致。
因此,日本與台灣超強的互補性,成為台積電JASM 廠最被看好的理由。在地緣政治已經讓各國都彼此猜忌提防,並出現互相卡脖子的大環境中,日台兩國的互補與互助,是能夠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礎,共同打造這個合作佳話,是JASM如今備受重視的主因。
其次,我覺得國家與國家的合作,除了有互補才能形成互信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互相尊重」的待客之道。台積電日本廠兩年不到就完工,晚美國一年宣布,但早了至少一年多進入量產,差別就在於,美日兩國對同為Chip4中的盟友台灣,有沒有展現出互相尊重的態度。
早在2019年,張忠謀先生就提出,台積電成為全球地緣策略家必爭之地的說法。台積電的確成為皇冠上那一顆最閃亮的寶石,成為地緣政治中所有國家想拉攏的盟友,但是對於台積電的角色與重要性,日本人確實是真心尊重,與台積電的合作,早在前首相安倍政府就已啟動,如今首相岸田文雄也全力支持,日本很誠懇地邀請台積電去投資,第一天就把嫁妝拿出來。
但是,美國政府顯然不是如此,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作法,比較像是「叫你來你就要來」的態度,缺乏最起碼的尊重。美國對待台積電的方式,展現出來的是更多大國的傲慢,現任總統拜登沒有完成晶片法案對外國企業如台積電及三星的補貼動作,至於前美國總統川普更持續放話「台積電搶走美國人的工作」,而如今川普又很可能選上下一任總統。
川普說台積電搶走美國人的工作,這種為選舉而講出來的語言,不只不是事實,也讓美國看待外國企業造成很不好的示範。實際的情況是,半導體製造其實是美國人不想做、不願做也做不好的事,台積電沒有搶走美國人的工作,反而創造更多美國人的工作,因為台積電至少六成以上客戶都是美國公司,台積電幫美國企業做到他們達不到的高良率、低成本的先進製程技術,讓美國的晶片可以行銷並影響全世界。
在Chip4美日韓台四國聯盟中,前面提到互補的概念,其實美國的產業特性,和台灣一直也是很互補,但台積電美國廠建廠不順利,關鍵在於美國對台灣還做不到彼此尊重的前提。即使台積電日本廠即將進入量產,即使台積電美國廠如今計畫已接近停擺狀態,甚至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因此案提前退休,但美國政府對台積電投資案的尊重,似乎仍然沒有調整或改變。
最後,我想談的還是「人」的問題。所有的聯盟及合作,最後要推動與落實的都是人,人的工作態度與精神,才是決定計畫能否成功的關鍵。JASM的建廠速度超快,除了前面提及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雙方企業的全力投入,以及員工全力以赴的態度,都是關鍵。
在過去兩年的建廠中,JASM可以說是二十四小時不停趕工,日本合作方SONY及Denso把全九州甚至日本可以找到與營建相關的人力與資源全部投入,才能夠如此超前完成,而這些成果都是因為日本人願意努力工作與加班,這種成就是燃燒許多年輕的肝的結果,與台積電及台灣電子業成功的原因非常類似。
JASM建廠速度堪稱一絕,到底有多快?日本政府是在2021年10月宣布台積電熊本設廠計畫,而熊本一廠自2022年4月動工後,僅用了20個月的時間就在2023年底竣工,這相比過去日本至少花四、五年時間建一座晶圓廠,的確是令人刮目相看。
對於JASM的建廠速度,韓國媒體非常吃味,稱JASM的建廠速度在日本「史無前例」。韓媒也報導,三星的平澤工廠因為供電問題,浪費了5年時間,至於2019年SK海力士宣布要將南韓龍仁半導體聚落打造成全球最大半導體園區,也因土地補償及用水供應等問題,至今仍未動工。
再從「人」的角度來看,以此原則判斷台積電在美、日、德三座海外工廠未來的建廠速度,我相信日本JASM廠肯定績效會最好,其次是德國,最後是美國。德國也是歐美國家在製造領域最有優勢的國家,德國人也與日本都具有類似的工作態度與精神,台積電德國廠去年八月宣布,很快也獲得德國政府補貼約50億歐元,接下來大家可以觀察,德國廠的建廠速度會是如何。
因此,從前面三個分析,不論是互補性、互相尊重及人才,台積電JASM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預期今年進入正式生產後,可以預期JASM將改變日本的產業生態,台日聯盟也將是未來Chip4運作中最值得關注的大事。
從合作夥伴來說,台積電JASM廠的股東是SONY、Toyota及Denso,這些都是日本在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的一流企業,也是在很重要的感測元件及汽車產業的重量級大廠,未來這些企業都將因台積電的合作加持而更上一層樓,成為超一流企業。
事實上,過去與台積電合作代工的廠商,最後都成為脫穎而出的大贏家,不管是蘋果、Nvidia、博通、AMD等,現在都是領導各個行業的領頭羊。至於沒有和台積電密切合作的業者,例如仍期待自己生產的英特爾相當辛苦,市值也遠低於對手,另外像幾年來多次跑單到三星的高通,在與聯發科的競爭中也多次被逼近甚至超前,關鍵原因之一也是聯發科與台積電合作很緊密。
台日雙方員工的工作態度與精神一致,但若更仔細去拆解,雙方也一樣有互補的特性。日本人決策速度慢,對變化快速的電子業掌握度較弱,但對研發投入深,因此可以在許多需要長期投資的材料、設備做到世界第一,至於台灣靈活彈性,可以在半導體及PC這種快速迭代的產業中生存,因此賺錢能力也很強,甚至贏過日本企業。
從研發(Research & Development)的角度來看,日本人是大R小D,適合做需要長期研發的化學、光學、機械及設備等基礎科學,台灣人是小R大D,擅長做量產及商品化的製造,因此可以在變化快速的電子業調整步伐,適合做應用科學。日台兩種人才擁有努力工作的共同特質,但也擁有互補及互利的基因,確實是天作之合。
最後,我認為台積電JASM廠的開幕,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是,美國企業在製造領域比不過亞洲人,這是很自然的事,因為亞洲人比任何人都努力,當然更遠遠超過美國人。未來半導體製造業依然是亞洲人的天下,至於歐美會在半導體製造繼續流失市占率,地緣政治可以改變很多事,但改變不了亞洲人在製造業的優勢。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曾說,美國若想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上重拾領導地位,將需要「晶片法案2」或是某種持續性的投資。雷蒙多講這句話,相當值得推敲。
我覺得,美國其實仍舊在領導全球半導體產業,不管是領導AI產業的發展方向、在各種產品標準及規格的制定,還有在品牌及價值創造,以及最重要的創新創業上,美國都是影響全世界最大的力量,如今只不過在製造上讓一點給亞洲國家做,其實完全不影響美國的霸權地位。
也因為美國仍在領導全球半導體的發展,因此可以對中國發起強烈的攻勢,但若美國想把所有資源都抓在自己手上,這是不合理也不健康的,對全世界的發展也沒有好處。美國在打壓中國的同時,也要想想和其他同陣營夥伴如何合作與相處,該如何釋出善意,讓一口飯給別人吃。
回到台積電日本JASM廠,我覺得在地緣政治下,日本與台灣如今能夠建立那麼深厚的友誼,並且合力完成這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可以說是相當少見且難得的,這有賴於民間長期的交流與耕耘,未來台日合作將不只在半導體,一定會擴及到更多領域,值得日本及台灣兩國人民繼續珍惜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