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關於電動車產業的消息相當多,其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首度接受謝金河社長的電視節目專訪,暢談鴻海在電動車平台MIH的各項布局,成為電動車產業備受矚目的焦點話題。我對劉揚偉先生的談話有兩點正面的肯定,但也想分享一下鴻海在電動車及自駕車產業可能遭遇的三大挑戰。
在劉揚偉與老謝的訪談中,有兩個很具說服力的論點。
首先,劉揚偉提到,鴻海推動MIH平台,重點要掌握出海口,意即要找到真正的客戶,目前鴻海已有十幾張牌可以打,也意謂著在開拓全球電動車客戶的動作上,鴻海已打下數個灘頭堡。
以目前鴻海已公布的合作對象,就包括飛雅特克萊斯勒、吉利、拜騰、法拉第未來、Fisker,以及鴻海合作的裕隆等,這些客戶或大或小,或傳統或新創,而且遍及大陸、台灣及歐美,對鴻海進軍電動車產業有拉大聲勢的效果。
其實,從獲取客戶訂單這種最現實的考量來看,這正是鴻海MIH平台可以吸引眾多國內外企業參與的關鍵原因,劉揚偉提出2025年達到市占一成、年產300萬輛的具體目標,有了出海口這個超強誘惑力,參與聯盟就有機會打入客戶的供應鏈,MIH平台就不必擔心沒人來參加。
其次,對於股東來說,劉揚偉提出鴻海的毛利率要拉升到10%,這是另一個很具想像空間的說法。
對於鴻海這種大營收的公司,提升毛利率的威力是很巨大的。過去幾年,鴻海總營收都超過五兆元,只要毛利率提升1%,毛利就會多出500億元,以鴻海 1386億元的股本來算,若其他條件不變,最後每股純益(EPS)就會多出3.6元,相當驚人。
過去幾年,鴻海的毛利率大約都介於5%至7%間,EPS也都有7、8元左右,若2025年毛利率可以拉升到10%,等於是有提高3%至5%的空間,如此來看,獲利至少會再增加一個股本以上,屆時鴻海EPS就有機會挑戰20元以上。
若以這種成績來看,鴻海的投資價值就會大幅提升,回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說的200元,或是更多股東期待的歷史天價300元,應該就不再是夢了。
但到底要如何提升毛利率?重點當然就是,鴻海MIH平台能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例如在底盤核心及三電技術能否超前,在規格制定、認證及關鍵零組件能否掌握,如果還是只能做簡單的組裝工作,或是做一些大部分企業都能做的內裝與配件,那麼毛利率是絕對不可能提升的。
我認為,總結來看,劉揚偉董事長已經為鴻海做了一個很好的宣傳,不管是對產業界及投資人,也都提出很具說服力的觀點,也讓大家對鴻海集團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不過,汽車終究是一個與資通訊差異很大的產業,包含電動車與自駕車等未來汽車的型貌也還在變動,許多歐美及中國大陸等國際級企業都已投入鉅資研發及生產,也讓這個產業變成「商機龐大、競爭破表」的情況,至少有三個重大的世界局勢及產業內部變化,會明顯影響這個產業的競爭態勢,也形成鴻海進軍電動車市場的三大挑戰。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商機龐大,2035年將達六兆美元,而且未來每台電動車就有如機器人,對安全性的要求一定很高,美中兩大陣營對抗的態勢,未來在汽車產業一定更加壁壘分明,大陸對本地市場的商機絕對寸土不讓,美方預料也會更加強對中國的威逼,全力抯撓大陸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因此,在美中對抗的主軸下,未來汽車產業與過去資通訊的成功模式一定不同,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並外銷到世界各國的模式,在汽車產業將不再work,鴻海過去擅於利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並以規模經濟降低成本的作法,也必需調整改變。
而且,目前中國大陸在新能源車的投資,可以說已達到空前規模,幾乎每個省市都在投資,不僅要搶中國內需市場,更有進軍全世界的企圖,雖然說這些投資案中品質參差不齊,但是以過去產業發展的經驗,只要是大陸積極進軍的行業,最後都有流血殺價的情況,台灣企業若無法明顯在技術升級或經濟規模取得優勢的話,都會面臨極大考驗。
其次,以過去各種產業聯盟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克服成員間彼此競爭的心結。現在八百多家企業加入MIH,其中必定有不少是業務上有競爭的公司,鴻海集團也有很多轉投資公司,這些公司都已提出參與電動車產業相關的各種零組件藍圖,鴻海要如何與聯盟中的成員維持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當然,競爭的問題在聯盟初期應該不會太嚴重,目前鴻海的工作重點還是要把平台先做成功,只有MIH取得在世界電動車產業的一席之地,才會有後續競爭的問題。參與聯盟的各家廠商,目前應該也都抱著「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心態,準備未來革命成功後,一擁而上爭搶最肥美的大餅。
最後一點則是,電動車及自駕車是兩個不同概念,對傳統燃油車也各有不同的衝擊與相異的產業生態,其中電動車應該會是未來幾年的成長重點,但時間拉長來看,自駕車的衝擊會更大。鴻海過去專長在硬體領域,在爭取電動車的商機上有優勢,但未來在自駕車與電動車的整合上,很可能就沒有太多優勢。
以手機來比喻,電動汽車確實會有像Tesla或蘋果這種軟硬體垂直整合的公司,當然也會有Android平台的機會,但問題是,美中兩大國對於自駕車等軟體系統的投資很大,預料未來也有廠商會採取像Android對外授權的模式,但是就像前面說的,大陸已大量投資到電動車的硬體上,未來與自駕車系統一整合,大陸企業的競爭力會更強,鴻海的接單範圍會受到侷限。
以目前歐美與大陸在自駕車系統的布局上,根據過去經驗,蘋果的自駕車軟體很可能不會授權出來給別人用,就像現在iPhone的iOS只給自己用,但是Tesla的情況或許會不同,如果Tesla未來把自駕車系統授權給別人用,就像Android的作法一樣,以Tesla的先行者優勢,很可能成為自駕車領域的Android。
另外,Google旗下的Waymo目前一直在提供自駕車服務的測試,另一家輝達(nVidia)公司也提供自駕車系統,目前也打入多家汽車客戶,未來競爭力也不容忽視。
至於大陸投入自駕車研發領域的公司,除了百度Apollo Go之外,也有另一家公司文遠知行WeRide,近來也正式獲得大陸網約車營運許可。未來不論是美企或中企,這些投入自駕車軟體系統的企業,都將對未來汽車帶來更大的影響力,鴻海MIH要如何與美中兩大自駕車系統進行更佳的整合與聯 盟,恐怕是長期一個重要的任務。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