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長、軟體爛、花很少錢在員工身上 一位台積電美國工程師的信 台積電如何應對這些批評?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1-11-01 14:00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近來有一位台積電美國工程師員工來台受訓,在Glassdoor上面寫了一篇針對台積電工作文化的意見與批評,他認為台灣員工的肝和工作態度是世界一流,還提出像軟體太爛或開會時間太長這種可以改善加強之處,也質疑台積電如何在人才招募人才方面贏過同在亞歷桑那州的英特爾公司等。這些發言,已引起市場不少的關切。 

這位美國工程師在文章中談到,現在來台受訓的美國工程師,一天工時至少 10 小時,實際上大概可能到 12 小時,但本地台灣人工時幾乎每天都超過 12 小時。另外,台積電並不重視個人自由,公司提供的員工宿舍有超多規矩要遵守,還有門禁規定超過一定時間就不能有訪客。

此外,台積電用的軟體實在太老舊,用來培訓員工的e-learning系統也超爛,根本就該直接把它砍了。他說,製造業並不像軟體業那麼有強烈動機去改善軟體,不過至少要做出一些具基本功能且至少有那麼一點點美感的使用者介面,讓大家可以有效使用這些軟體,節省上班時間與提升工作效率。 

他也提到,台積電每天花太多時間在開會,一天下來很容易就花超過三小時開會,他認為只要軟體功能好一點,就真的不用開那麼多會了。

他還指出,他是因為對半導體有熱情才加入台積電,但很不幸的是,台積電對世界的影響似乎跟它真正帶給員工的並不一樣。台積電的支出只有非常非常小一部分是用在員工身上,大部分的錢都是用在維修設備裝機及那些實驗晶圓等。

因此,他也建議,台積電一定可以增加更多員工來幫大家分擔工作,讓每個員工可以回家,並且有符合常理的時間陪伴家人,同時也保有不錯的福利。他認為,台積電至少得在亞歷桑那廠做到這一點,不然台積電在招募人才方面,怎麼可能贏得了就在附近的英特爾呢? 

(取自台積電 官網)

對於這位台積電美國員工的意見,許多批評都相當具體,看起來應該不像是假的,這些意見也都相當具有價值,很值得更多的討論。

其實,我看完這些意見,覺得這些針對台積電管理及文化的批評,應該不會讓人 得很意外,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大家腦中既有的概念,只是更具體而已。台積電是台灣競爭力的代表,也是整個台灣電子業的縮影,這位台積電新聘的美國員工,基本上講的就是台灣整個電子業的問題。 

其實,台積電與台灣企業這種工作文化,早就由來已久,只是對這位台積電美國員工是很新鮮吧!美國從1990年代占有全37%的半導體製造產能,到現在只剩12%難道是台灣及南韓企業每天都規規矩矩工作八小時,就可以改變的? 

再誇張一點講,如果這位員工有機會去三星工作,大概不會覺得台積電是沒有人性的公司吧?或是去大陸企業體會一下也可以,應該都可以感受到亞洲企業的work hard,如果亞洲企業不這麼努力,是如何把晶圓代工這種製造業,做到比美國人領先三個世代的?如果要靠著每天工作八小時,時間到了就下班,就想追趕超越那些成功的企業,根本是在做白日夢吧!

再擴大一點來說,整個亞洲的製造業會崛起,不就是因為人民勤奮努力,用超時的工作與新鮮的肝,才能打破許多美國人建立起來的各種霸權,例如用標準、法規、刑責、黑名單等來制裁那些亞洲對手,過去美國拿這些對付過80年代崛起的日本,如今似乎也一樣拿來對付中國,甚至是南韓與台灣企業。

不過,台積電要到美國投資設廠,不必陷入這種悲情心態,作法上當然也要跟著改變。舉一個不太適當的比喻,華人移民到美國社會,無不拼命工作,因為如果不比人加倍努力,根本就沒有出頭的機會,但個人可以更加努力,不會有人規範一天只能工作八小時,但企業就不同了,需要訂出制度,台積電到美國投資設廠,或是未來到日本或德國設廠,一樣要符合當地法規及作法,這是毫無疑問的。 

因此,這位員工所反映的各種問題,還是都要想辦法改善。例如,住宿舍沒有自由、有門禁,管理很嚴格等,這個情況是因為目前員工是來台灣受訓,就像新兵訓練一樣,公司本來就會訂定各種相關規範,更何況宿舍門禁這種事,在台灣許多企業或學校都有類似作法,這是符合台灣本地國情的作法。 

但是我也覺得,未來員工受訓完回美國,台積電的作法就要調整,也應該訂出符合當地文化及規範的管理辦法。畢竟,許多跨國企業來台灣,連薪水都要參考本地水準,管理方法也會因地制宜跟著改變,這是台積電必修的功課,沒有太多疑問。 

另外像台積電軟體做得不好,無法有效讓開會時間減少,這也是很具體的意見。台灣在軟體使用與開發上一向很落後,這位美國員工想必已經在其他公司有工作經驗,對於軟體及介面有一定的體會與觀察,至於開會時間超長,這可能不是台積電獨有的,全台灣的企業,你我上班的公司,應該都有類似的情況。

這些意見,台積電主管應該很重視,千萬不要把這位員工抓起來嚴懲或毒打一頓,或是警告他不准再發言,要想辦法把這種批評化為內部進步的原動力,才是最佳的處置方法。 

不過,對台積電來說,企業員工的工作文化,是不可能完全改變的。成功的元素只能演化,但不可能徹頭徹尾扭轉,晶圓代工的製造服務業文化,和IC設計的文化一定有所不同,台積電能夠做到多少改變,在美國及日本等地投資設廠,管理模式要如何調適,將是最大的挑戰。 

(取自台積電 官網)

我認為,台積電終究有自己的文化,若不能理解或認同台積電的文化,這樣的員工也留不住,員工自己也不會待很久,若真的想工作八小時就下班陪家人,可能還是選擇去英特爾工作比較適合。我是不相信英特爾可以用這種工作態度與精神,就想要超越台積電,這也是在做白日夢。

這也讓我想到,兩年前在網飛(Netflix平台上映的一部記錄片《美國工廠》,這部影片呈現中國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設廠的記錄,影片中揭示著中美製造業的優劣勢、資本與工會的角力以及自動化對製造業的衝擊等。

當時片中有一段故事,記錄美國分公司主管到福耀位於福建的中國總部受訓,看到員工每天過著像軍隊般管理的生活,許多主管深感震驚,也表示和美國員工的工作態度差別太大,認為美國根本不可能做到這種水準,也感嘆這就是美國製造業為何會節節敗退的主因。

更進一步講,努力且超時的工作,其實也不是亞洲製造型企業獨有的,這位寫文章的台積電美國員工,不知道有沒有去看過矽谷很多新創企業,其中很多是軟體及網路公司,他們一樣是每天加班熬夜,才能建立起目前全世界最領先的產業地位,若沒有辦法持續這種從day one就開始的創業家精神,大概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所以,為何美國的軟體及網路業可以加班工作,但製造及服務型企業的台積電就不被允許或接受?我相信台積電絕對不會不給加班費的,可能也只有想通或接受這種想法與作法的人,才會願意成為台積電的美國員工吧! 

我在之前多篇專欄文章中已討論過,台積電是台灣之光,也是最能夠將台灣企業文化及管理帶向國際舞台的代表,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台灣跨國企業。在這個從work hard躍升至work smart的過程中,對於任何批評,台積電可以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讓台積電可以進步速度更加快,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兩位要帶領台積電走向未來的黃金十年,你們應該也會很認同這個想法吧?

工程師抱怨文原文link:
工程師抱怨文中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