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郭台銘這麼做我就投他一票! 首富總統候選人 可以在這三方面提出感動人的政見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3-09-19 10:00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生於八月底宣布參選總統,日前又公布副手賴佩霞女士,讓原本墊底的民調數字稍微回神。過去我跑鴻海及郭董新聞多年,寫過不少報導,如今我想從一個小選民的角度,來談談他的選戰策略。

從行銷學的4P(Product產品 、Price價格 、Place地點 、Promotion促銷)來看,在Product這一項,郭台銘是四位總統參選人中最有特色的一位。他出身企業界,將鴻海成功推向全球電子代工龍頭寶座,更是身價超過二千億元的首富,在歷屆總統參選人中,他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與優勢。

不過,選總統終究不是要選誰最有錢,治國與治理企業也大不相同。郭台銘很有特色,但若沒有好好運用自己獨特的差異化優勢,提出其他候選人做不到的政見,就相當可惜了。 

我認為至少有三件事,是郭台銘可以充分發揮特色,而且做得比其他人更好,若在這幾件未來台灣要面對的重要大事上,郭先生可以提出感動選民的政見及承諾,或許選情才有轉機的可能。

首先是全民健保。近來張鴻仁先生出版《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一書,談到創辦28年的全民健保,如今已難以永續,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郭董退休後大力投資生技醫療產業,疫情期間也捐贈疫苗,既然醫療是他關心的領域,全民健保就是可以左右台灣醫療進展與國民健康的大事,雖然全民健保議題不像捐贈疫苗可以搶到那麼多眼球,但重要性與影響層面絕對有百倍以上,郭董可以做的貢獻會更大。 

很多股民都知道,二代健保對於股票配發股息有課徵健保補充費,以股息收入的2.11%來課徵,單一筆股息不超過兩萬元就不課徵。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若單筆金額超過一千萬元,就以最高一千萬元課徵。

因此,即使股東股息收入很多,像郭台銘今年領到鴻海92億元股息,但最多也只以1000萬元上限來算,1000萬元課徵2.11%,也就是最高只需繳21.1萬元的健保補充費。

郭先生今年鴻海配息收入92億元,但他只需要繳交健保補充費21.1萬元。有些投資人若投資很多家公司,每一筆股息收入超過兩萬元,就都要課徵健保補充費,把全部股票的健保補充費都加起來,搞不好還有可能繳納超過郭先生的21.1萬元。 

健保補充費訂定單筆股息上限的作法,個人覺得可以理解,但為何上限是訂一千萬元,應該可以再討論。要讓這個上限提高,我相信郭台銘先生的表態就很重要,只要他登高一呼,入不敷出的全民健保就有得救的機會,郭先生也更能突顯自己的高度及遠見,讓大家都感動。 

當然,提高健保補充費上限只是一種方式,張鴻仁先生在書中提出各種解決辦法,其中有所謂的「差別訂價」,讓付得起的人付更高比例自付額,就像搭飛機有經濟艙、豪經艙、商務艙,有錢人搭服務更好的商務艙,這應該可以被社會接受。 

健保補充費不只股息收入要課徵,還包括兼職薪資所得及執行業務收入,像我每一筆稿費及演講費只要超過二萬元都要被課稅。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就提出,現在各種社福收入都以薪資為稅基的制度需要調整,他認為應該對不動產「財產交易所得」,課徵一定比例的「不動產交易社福捐」,原因是台灣最有錢的1%富豪,所得有近七成來自不動產交易。

土地與不動產增值是巨大財富,與企業獲利配息相較,不動產增值相對來說更是不勞而獲,沒有從不動產交易所得去擴大稅基,根本上是用總所得不高的受薪階級去補貼真正的有錢人,不公平也不合理。 

但是,不管用任何方法,都是要讓有錢人付出更多,而要推動這件事,最有錢的郭台銘先生可能是最有力的執行者,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等三位候選人都不容易推動。只要首富郭先生率先表態支持,全民健保危機就有機會解決大半。

(取自郭台銘臉書粉專)

其次,台灣另一個大挑戰是淨零碳排。大家都知道,全球各大企業都已把淨零碳排目標放在2030年,例如美商蘋果公司就要求供應商2030年要做到碳中和,微軟、谷歌、臉書及亞馬遜等公司也都有類似宣示。台灣是這些國際大廠最重要的供應鏈,但只有很少的企業敢保證2030年達到碳中和,這是台灣企業與社會要面對的另一個大考驗。

 鴻海是台灣營業額最大的製造業,年營收6.6兆元,鴻海最大客戶就是蘋果公司,還是許多國際大企業的製造代工廠,不過,目前全台灣加入RE100近三十家企業中,有台積電、台達電等公司,但還未看到鴻海的身影,此外鴻海對外承諾2050年達零淨碳排,達成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至於2030年的目標,則是全公司生產廠房50%用電量來自再生能源,而非生產廠房100%用電量將來自再生能源。

當然,鴻海要做到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這是很艱鉅的工作,因為鴻海生產線遍布中國、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只有極少數在台灣,因此能否使用再生能源與各國電力基礎設施有絕大關係,對比台積電生產基地以台灣為主,如今又買掉台灣未來二十年大部分的綠電,問題就相對單純一些。

不過,鴻海正是目前台灣很多企業的縮影,不少公司都像鴻海一樣生產據點布局全球,對郭台銘先生來說,此刻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如果製造業龍頭鴻海的創辦人對外宣示,要帶頭做淨零碳排,只要郭先生登高一呼,能夠發揮的效果一定很大,也可以和最近很紅的「AI工頭」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較量一下。

2030年的時限,其實時間已相當緊迫,若從明年新總統當選起算,也只剩六年。這是未來全世界共通的課題,對全球電子製造重鎮的台灣來說,無疑更是一大挑戰。台灣無論從乾淨能源到企業用電、儲電,顯然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是台灣一道難以跨躍的門檻。  

很多人說,企業家郭台銘出來選總統,有個前例就是前美國總統川普。川普是企業家也是有錢人,不過他不但不承認有全球暖化,還說氣候變遷是場騙局,甚至主導美國退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郭董若要走川普的從政之路,最好是人家好的部分才效法,不好的千萬不要學。 

最後,則是台灣的人才荒的問題。台灣新生兒大幅減少、人口老化又缺乏移民政策,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議題。人口是經濟成長與國家發展最關鍵的元素,人口持續減少及老化,對經濟、教育、社會、政治、安全等層面都有重大衝擊,如今台灣產業正要大步邁向全球布局,缺乏人才將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日前,聽到一位朋友談到,馬來西亞已與孟加拉政府談判,未來幾年要從孟加拉引進二百萬名勞工。台灣很多人講到馬來西亞,都會覺得是比台灣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但這個國家目前意識到經濟成長速度快,未來不只沒有剩餘勞動力可以輸出,甚至已預期未來勞動人口會不足,因此預先做中長期規畫。 

台灣目前還能引進印尼、菲律賓或越南移工,但東南亞接收許多來自中國大陸撤退的外商投資,許多國家廠房愈蓋愈大,未來東南亞國家自己本地的工作機會大增,一定限制勞工出國工作,台灣想從東南亞引進移工,恐怕愈來愈不可能。我擔心目前老一輩還有外籍移工可以幫忙照護,但二、三十年後要步入老年的中生代,恐怕連照護的人都找不到了。 

不只藍領勞動人口缺乏,台灣的高階技術人才也不足。九月初參加台灣半導體展,旺宏總經理盧志遠說,台灣好不容易找到外國學生來台念書,結果念完書後還叫人家回去,不准留下來工作。這是很糟糕的政策,政府部會沒有整合,缺乏協調,這是最壞的示範。

台灣在對外爭取人才上,郭先生可以做的事當然也很多。郭台銘是少數台灣有國際能見度的企業人士,拿出爭取疫苗的精神去國外爭取人才,這件事郭台銘可以做,此外,盧志遠建議未來五年台灣大學教授每年加薪15%,把過低的薪資結構趕快補上來,這個政策若由郭先生來宣布及推動,預計效果應該也會比較好。

要推動以上三件事,郭台銘都可以找到很好的戰鬥位置,郭台銘自己都說了,他身後將捐出九成財產,既然已決定如此做,那麼讓這些財產有更建設性的去處,以及最具效益的用途,相信也符合他的終極目標。

如果郭台銘充分發揮優勢,好好運用二千億元的資產,一定會與其他候選人形成巨大的差異化,也會讓所有選民都覺得很感動,相信投票給他的人一定會多很多。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台灣總統大選已進入第七屆,大家已厭倦抺黑的烏賊戰術,期待候選人對國家發展做出論述,並端出政見,用理念及目標來說服、號召及感動選民,郭台銘做為首富及企業家的代表,是台灣總統大選中最特別的異類,可以做出一番新局面,拿出企業家精神做最有智慧的選擇,千萬不要跟著一起沈淪。

錢多本來是優勢,但若不會用錢,反而會變成缺點,變成大家仇富的對象。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把錢投入研究人類共同面臨的貧窮及健康等問題,以實際行動展現對世人的貢獻,期待郭董在這次的選舉,也可以做一些令選民感動的事,並且以企業家的精神,展現為台為民的氣魄 ,這才是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