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普通車雷射雷達市場,這家公司在自動駕駛風口上「逆向行駛」
金依寧 / 何渝婷編譯
2021-09-08 14:40

(取自Cepton臉書粉專)

不論民眾對自動駕駛看好還是唱衰,資本已經搶在前頭豪擲千金,不願在這個風口落後。

但人類離自動駕駛到底還有多遠,沒人敢下結論。橫在自動駕駛夢想前面的是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證明題:AI「開車」的智慧能不能超過人,能不能比人自己開車更聰明、更安全。

業內的破題思路一般是把汽車駕駛過程分為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個核心環節,這其中,感知能力是實現一次正確駕駛動作的先決條件。因此,互聯網大廠、造車新勢力、傳統車廠紛紛加碼車載感測器技術的投入。

目前,車載感測器技術在技術路線上主要有視覺拍攝和雷達測量兩種方案,前者以車載攝影機為基礎,像汽車之「眼」,裝配成本低廉,但抵抗環境干擾的能力較差;後者以雷射雷達技術為代表,其精度較高,探測範圍廣,可在夜間使用,被視為突破自動駕駛技術瓶頸的關鍵技術之一。

實際上,雷射雷達技術已然相對成熟,痛點在於其成本高昂難以量產。資料顯示,雷射雷達主要分為機械式雷達和全固態、半固態雷達。以美國雷射雷達龍頭公司Velodyne為例,其64線機械雷射雷達售價高達8萬美元,32線機械雷射雷達售價約2萬美元;而全固態、半固態雷達的價格約為1000美元左右。

為此,2019年特斯拉CEO馬斯克發出了「誰用雷射雷達誰就是傻子」的言論,並在今年4月揚言新車只使用純視覺方案:「Pure vision, no radar」。

但這些質疑並未阻擋雷射雷達站上自動駕駛風口的步伐。在雷射雷達越來越被視為自動駕駛L3及以上級別標配的背景下,美國Velodyne、Luminar在去年先後登陸那斯達克,中國禾賽科技前不久剛完成超過3億美元D輪融資,並陸續傳出了與各家自動駕駛公司合作的消息,合作公司包括文遠知行、愛馳汽車、百度旗下集度汽車等。

面對自動駕駛概念的誘惑,作為雷射雷達技術公司的Cepton,卻似乎想要「逆向行駛」。

Cepton於2016年創立於矽谷。8月5日,該公司宣布已與一家公開交易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Growth Capita,達成最終的企業合併協議,以及一筆5850萬美元的私募投資協議。交易完成後,合併公司預計將以新的股票代碼「CPTN」在那斯達克上市。

儘管被認為站上了自動駕駛的風口,該公司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裴軍,在8月26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卻頻頻稱,對自動駕駛的技術和未來「並不熟悉」,Cepton從創業伊始看好的就是雷射雷達技術向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領域,而非自動駕駛汽車的投放,現階段的目標,也是想把雷射雷達應用到L2,甚至是以下較為「低檔」但更加大眾化的車型上。

他表示,目前以車載導航、車道偏離警示等功能為代表的高級輔助駕駛(ADAS)感測技術存在侷限,雷射雷達的精確度和分辨率,能夠極大程度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同時為普通車載在用戶體驗上增加一定的自動化程度。

據裴軍介紹,Cepton已贏得了截至目前業內最大的ADAS雷射雷達量產獨家訂單,與一家總部位於底特律、產量世界前五的主車廠達成合作,到2024年將有使用該公司產品的8個車型下線。

「CP值」是裴軍一直強調的詞語。根據他的說法,贏得這筆訂單的關鍵,在於Cepton第一次把車用ADAS L3數量級的雷射雷達成本,降到了1000美金以下。

不同於競對選擇較高成本的1550nm波長的雷射、FMCW探測方式、MEMS成像方法,該公司採用了成本最低的905奈米波長雷射和矽材料,選擇專攻成像技術,並開發了一種1mm*1.8mm「芝麻粒大小」的晶片,這種大小的晶片生產成本只比1美元多一點。

他稱目前L4+自動駕駛市佔率僅為2%,因此雷射雷達首先著眼於普通車市場更為明智,因為人對安全永無止境的的需求,將會使雷射雷達成為未來所有車輛的「標配」。

「沒有雷射雷達,車就不會變得更安全。」裴軍表示。

但這種「另闢蹊徑」是野心勃勃還是更加務實,答案並不在於「CP值」,歸根結底要看雷射雷達技術能否自證其安全和可靠性、贏得車主信賴。

在人們越來越把目光聚焦在雷射雷達成本上的同時,一個關鍵問題還亟待解決,雷射雷達由於波長較短,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比如霧、雨、沙塵暴,且如果多車使用這種裝置,也容易產生相互干擾。因此不論是在普通車還是自動駕駛車上,雷射雷達是自己突破還是擁抱其他技術路線,能否真正實現安全,才是人們就這一技術的真正關切。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瞄准普通車激光雷達市場,這家公司在自動駕駛的風口上「逆向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