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本周二,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一文,痛斥中國沉迷網路遊戲和手遊的現象,對未成年人甚至整體社會的健康危害。中國政府把網路遊戲比喻為「精神鴉片」、「電子毒品」的定調,讓遊戲股龍頭騰訊股價再度重挫,騰訊也緊急對外承諾,將對未成年用戶實行更嚴格的在線時長限制。
從去年十一月,螞蟻金服上市前夕喊停,到今年六月底滴滴打車美股掛牌後被暫停業務,如今騰訊的遊戲被批為精神鴉片,這一連串政策急轉彎,透露出大陸主管當局對於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態度已有明顯變化,尤其是對於違反正常商業運作及破壞公平競爭原則的行業巨頭,祭出嚴厲的反壟斷調查與打壓。這些重大轉變及未來可能變化,很值得進一步關注與探討。
首先,在這幾個重大事件中,大陸主管當局均反覆強調是為了「強化反壟斷」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仔細推敲這兩個用語,代表政府已開始關切行業巨頭壟斷市場的各種後遺症,包括市場不公平競爭、生態體系被綁架、消費者喪失自由選擇權,甚至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
例如,螞蟻是用資本力量擴大財務槓桿,再回頭與傳統金融體系競爭,有如高利貸的花唄則讓年輕人嚐到過度消費的苦果,至於螞蟻背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或淘寶,則因為平台壟斷市場造成供應商被迫花更多錢做行銷,消費者則無法享受公平競爭帶來的低價與優質服務。
另外滴滴打車是以不合理的補貼及低價競爭,把全部對手逼出市場後形成絕對壟斷,消費者最終只能被迫接受服務,至於遊戲廠商則是將產品設計到讓玩家欲罷不能,讓青少年沈迷至無法自拔,甚至偷偷用父母的卡充值,因此要求對十二歲以下的小學生做更嚴格規範。
總結上述互聯網巨頭形成的怪現象,可以用「商業邏輯」與「資本邏輯」兩個簡單概念來理解。所謂的商業邏輯,是企業以合理價格及優質產品服務競爭,供應商及消費者都可以因流量紅利而獲益;至於資本邏輯則是跑馬圈地,用不正常補貼取得壟斷性地位,等到市場占據下來後就剝削供應商及消費者。
如今,這些互聯網巨頭利用資本邏輯的過度發展,逐步摧毀市場運作的商業邏輯,巨頭大賺其錢,豬飛起來了,但供應商與消費者卻受害,羊和狗全都摔死了。當互聯網發展的紅利終結,所有人都被巨頭綁架,貧富差距愈拉愈大,創新英雄淪為墮落天使,踩到社會文化中對公平正義的底線,難怪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
也因為對於資本邏輯過度過作的擔憂,因此不論螞蟻或滴滴的掛牌,或是對中企不顧當局勸告而赴美掛牌的警告,甚至兩周前針對補教業宣布不准上市融資的規範,都是要嚴格限制企業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扭曲正常的商業運作。
其實,大陸當局針對互聯網巨頭進行的反壟斷動作,基本上是在執行2007年就已通過的《反壟斷法》,要明確限制科技巨頭長期以來的慣行,例如強迫賣家只能在某大型平台中擇一上架產品,或透過定價、技術限制、數據使用、演算法等工具來操縱市場。
這種來自政府對巨型企業的反壟斷措施,正是目前各國政府的防範重點,尤其是歐盟面對來自美國互聯網巨頭時,已陸續祭出各種反壟斷處置,至於美國政府也一樣關注大企業的壟斷行為。但是,歐美政府的動作遠不如大陸激烈,中國政府的行動,甚至已激進到讓市場大感意外與不安。
大陸知名「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宋鴻兵,就分析了中國大陸「互聯網反壟斷背后的國家邏輯」。他認為西方的資本主義是屬於分工型,從日爾曼民族對自由意志的基本理念出發,對於違反市場競爭及壟斷作為是無法有一絲容忍的,因此衍生出西方社會對反壟斷行為的打擊。
至於東方的市場經濟,內涵及意義就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他認為,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屬於協同型,從大禹治水的水利文化,到秦商、晉商及徽商都是如此。例如秦朝在北方部署二十萬大軍,要從南方運送棉布糧草至北方,都是由國家配置重大資源,因此必需有內部融合且和諧的政商關係。
宋鴻兵認為,如今互聯網巨頭以資本邏輯嚴重摧毀市場及商業邏輯,流量紅利已終結,創新的光環也跟著隕落,社會貧富差距拉大,自然成為當局要出征終結的對象。
以上這些說明,是我整理大陸目前對中國互聯網政策轉變的分析與觀察。這些互聯網巨頭壟斷市場的作為,其實東西方都很類似,我相信把上述現象直接套到亞馬遜、Google、臉書等公司身上,很可能也都說得通。
只是,東西方最明顯的不同,就在於政府的作法,尤其是政府用什麼方式來阻止反壟斷的商業行為。例如西方社會是以遵循反壟斷法及一定的官司訴訟程序來判定,而非以一道道行政命令來做定奪。
因此,螞蟻在上市前一天被禁止掛牌,滴滴在美股掛牌後就立即被停止業務,補教事業及遊戲產業都因一道命令改變過去的作法,當政府擁有如此毫無限制的生殺大權,凌駕所有商業邏輯及資本邏輯運作,形成對產業發展及人身安全的寒蟬效應,對西方社會來說,這恐怕是更大的、更無法容忍的一種罪惡。
其實,目前各國商業競爭激烈,支持國內大型企業是各國政府都會做的事,因此,近年來西方各國反托拉斯法都是針對外國企業,很少直接指向本國企業。當然這不一定是對的,美國政府能否落實對網路巨頭的行為約束,反壟斷不能只是說說而已,這是大家可以持續觀察並監督的方向。
但相對來看,大陸以如此激烈手段對付自家企業,的確是很少見,企業家被迫下台甚至被消失的案例時有所聞,只能在強大壓力下說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把政治鬥爭與清算手法用到商業市場中,這種作法別說西方世界難以接受,大概連大陸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一切政治說了算,市場經濟最終只是一個幌子,誰當家、誰掌權最重要,其他都只是其次。
因此,當大陸官媒及輿論,將一大批互聯網的「創新英雄」批判成「墮落天使」時,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因為違反市場競爭法則,形成壟斷地位而造成社會不公不義,還是只因為有人批判時局、得罪當道而造成的「因言獲罪」,結果只能被嚴重警告、殺雞儆猴?
中國政府用極大的力量,要扭轉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地位,或許結果不一定是壞的,因為大陸人口多、市場大,大家可以期待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馬雲、馬化騰等創業新秀,前仆後繼站出來革掉前人的命,打破這些巨頭造成的不公平競爭局面。
只是,政府大力介入商業運作,沒有正常的立法及司法程序,剝奪企業應有的回應與答辯等權利,背後更可能潛藏許多人謀不臧甚至令人不敢聞問的政治清算,這種對市場經濟的脅迫與摧毀,無疑是另一個比資本邏輯更大的破壞力量。我只能說,這些真的是大陸民眾期待的事情嗎?是目前大陸該走的改革路徑嗎?老實講,我真的有很大的困惑及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