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紅盤,高盛看好半導體展望,將龍頭台積電目標價上調至1,035元,隨著外資從2021年底開始重新回頭加碼半導體權值股,新一年的開始,台股在台積電等半導體股的帶動下繼續上漲創高,也讓台灣在2022的開年,展現一個漂亮的開始。
不過,新年開紅盤這一天,我沒有想要多談半導體產業或投資,半導體早就是台灣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甚至也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力量,我相信毫無疑問的,這個產業還會再好很久。
我比較想談的是,這幾天放假在家,把一些早期媒體採訪半導體領袖的文章再複習一遍,看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及輝達創辦人黃仁勲的報導,有一些感動和體會,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黃仁勲(左)獲交大榮譽博士學位,右為當時交大校長張懋中。(照片/陽明交大提供)
我採訪過很多企業,也常常思考企業家到底為何成功,我發現,最頂尖、最卓越的企業,往往最初都不只有想創業賺錢或讓股票掛牌上市而已,更重要的是,創業家有沒有想要改變產業、開創更具衝擊力與影響力(impact)的事業,或是創造出全新商業模式的想法與動機。企業家有沒有這種企圖心,才是決定企業是大成功還是小成功的關鍵。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忠謀與黃仁勲的創業過程,都不只是追求小成功而已,他們做的事情,都是對產業有結構性及破壞性的改變,也都是對產業有衝擊力,而且可以創造更高價值的事情。
(施振榮推動國內首座沈浸式展演平台演出的水滸三部曲系列《蕩寇誌》 / 雙融域公司提供)
張忠謀開啟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大幅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分工生態鏈,也幫助IC設計業成為產業最重要的成長力量;至於黃仁勲以GPU(繪圖晶片)切入,領導人工智慧(AI)時代的發展軌跡,並大幅應用到自駕車、醫療及元宇宙等領域。兩人都為半導體業帶來巨大的改變,也讓產業發生革命性的影響。
如今,輝達不僅是全球IC設計業龍頭,市值達7352億美元,更是全球半導體市值最大企業,至於台積電市值居次達5765億美元,也是領先全球半導體製造技術的龍頭,因為兩家公司卓越的貢獻,資本市場也給予熱烈的回報。
對產業做出衝擊與影響力的改變力量,這是企業家追求事業發展的最高境界,至於退休後依然懷抱熱情,繼續尋找新目標投入的人,我也看到不少例子,也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最令我推崇的三位,包括目前致力於「科文雙融」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擔任創客創業導師的前德儀亞洲總裁程天縱,還有推動國內新教育浪潮的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
元月一日晚間,我參加由施振榮推動、在國內首座沈浸式展演平台演出的水滸三部曲系列之《蕩寇誌》,這是由科文雙融集團下的雙融域公司,結合吳興國、林秀偉當代傳奇劇場推出的首部定目劇,透過在101大樓高規格的場地及投影設備與空間,呈現出身歷其境與沈浸式體驗的視覺表演藝術。
不過,當天活動主人施振榮比較晚到,原因是他先去主持另一個《灣聲樂團》的新年音樂會,這是灣聲連續第四年在新年第一天舉辦的音樂會,而這個活動的發起人也是施振榮。
施振榮說,從宏碁退休後,他便把科技與人文整合,以及幫台灣藝文界找到國際舞台,當成自己為台灣做的最後一件大事。除了擔任過兩屆國藝會董事長外,他也陸續推動贊助許多藝文活動,並號召企業尾牙多支持安排藝文表演。
因此,在元宇宙成為熱門話題前,施振榮早就努力多年,12月中推出備受矚目的《蕩寇誌》演出,據了解,這個定目劇將連演五十多天,至2月5日為止,每天都已全部被包場客滿了。
施振榮表示,台灣不只是科技島,要推動科技與藝術的整合,最重要的還是「內容」,因此不僅要讓藝術家有創作舞台,更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投入,「灣聲樂團的新年音樂會,至今已舉辦第四年,或許全世界還沒有很多人知道,但只要繼續做二十年,大家就會看到。台灣的新年音樂會,也可以與維也納音樂會齊名!」
施振榮立下的發展目標,不只是要有影響力、有衝擊力,更以長時間的行動與堅持一步步完成。長期投入,是推動任何事情最困難的部分,施振榮以具體行動來落實。
每次講到這裡,我都會再聯想到程天縱的故事。年輕時程天縱有許多工作選擇,但面對去香港、中國等發展機會時,他就下決心要「做大事」,因為專業經理人追求更高的工作成就感,是他最嚮往的事。至於期間許多人邀請他一起參與創業過程,那些顯然可以「賺大錢」的機會,都在他的權衡考量下拒絕了。
程天縱選擇做大事,一路在國際企業表現突出,從惠普中國總經理、德儀亞洲總裁,再到富士康執行長等工作。能夠做這麼多大事,程天縱在經濟上的回報也不至於太差,至於退休後,他把經驗整理出書,並且義務投身到創業創客領域,在兩岸協助很多新創團隊及中小企業,訂策略及找到發展方向。
程天縱選擇退休後做志工,一樣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要協助創業團隊做更大的事,要做出更具影響力、對產業更有衝擊性的創業,如果創業家能夠做到這一點,一樣會有豐厚的財務報酬。
(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的新書《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 / 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
最後一位很值得推崇的方新舟先生,前段時間收到他的新書《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書中提到他因為關注弱勢族群、強調品格教育,退休後就推動創辦均一教育平台,又為台灣開拓出公辦民營的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聯盟體系,如今全台已有9所學校,成為台灣推動新教育實驗的一股關鍵力量。
方新舟在退休投入教育事業前,就是在網通產業與IC設計領域很成功的創業家。早年他在矽谷工作,後來回台灣加入合勤科技,之後創辦誠致科技,選擇的題目是當時台灣沒人做的ADSL晶片。後來誠致併入雷凌,雷凌又被聯發科收購,如今成為聯發科研發WiFi 6及7的主力團隊。
方新舟退休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上,他還訂出一個投身教育公益事業的「三不原則」。三不原則是指「不難的事情不做、不能擴大規模的事不做、沒有長久影響的事情也不做」。在台灣推動教育改革,這當然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也是要耕耘很久才能看出改變的事,但這件事又是如此重要,影響如此深遠,因此成為方新舟全力投入的方向。
連做公益都訂出如此嚴格的三不原則,可以顯現出方新舟的決心與毅力,更別說他已有兩次癌症開刀治療的記錄,還不斷地把以前創業賺來的身家,都拿來支持這些理念,非常難得,也很不容易。類似方新舟這樣的企業家,找一個志業投入,比以前創業做得更認真,確實不太多。
巧合的是,從張忠謀、黃仁勲、施振榮、程天縱到方新舟,這五位令人推崇的企業家,前兩位是交大名譽博士,後三位都是交大傑出校友,這群創造出對產業、對社會都有巨大衝擊力的企業家,也是最值得我們長期關注、長期投資的企業家,這是在新年的第一個上班日,我想與大家分享的一點小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