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無專家、高手在民間」 從基本面選股外,還有那兩個最重要的投資原則?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2-02-15 09:30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從跑科技產業開始,我對股票投資的研究一直持續,至今大概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其間有不少斬獲,但也遇過多次挫折,也多次應邀去分享對科技產業與投資趨勢的看法。多年下來,我最大的心得與體會,不是自己有多厲害,而是「投資沒有專家,高手就在民間」。

先談自己的投資心得。由於跑科技產業多年,我最簡單的選股邏輯,就是根據產業基本面來挑選,對於財務數字不佳的公司,我通常就直接剔除,並從產業發展前景較佳的族群中,再篩選出具備競爭力的領先公司,把各種基本面工作做足了,是我最重要的投資習慣。 

但以基本面選股還是不夠,我經常會遇到兩個挑戰。一是,產業有景氣波動,何時進場與出場,往往有很大變動,年輕時的我,經常以為自己很厲害,可以預測景氣走向,也常常想去抓高低點,做短線操作獲利。

不過,當我這麼做時,大部分時間都被修理得很慘,許多失敗教訓,都來自這種自以為是的判斷,很多時候變成追高殺低的結果,與一般散戶沒有兩樣。在經歷多年教訓後,我除了看基本面以外,也會觀察技術面及資金面,有時候這些因素比基本面影響股價更大,透過這種調整慢慢修正投資方法。

我遇到的第二個挑戰是,媒體工作經常讓我有機會接觸各種新科技與新公司,因此容易出現一個毛病,就是會想要換股,不容易長線持有原先看好的股票。這是一個很大的致命傷,因為許多現在檯面上的千金股,當年我都曾經擁有,但卻沒有堅持到現在。

因此,如果簡單講自己的兩個投資盲點,一個就是以為自己可以抓高低點,但最後還是追高殺低,第二個就是短線操作頻繁,無法長線投資。

投資要避免追高殺低,最好在最壞的時刻進場,也就是「危機入市」,這是投資股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這件事非常難做到,但我可以談一下最近我聽到一個最經典的案例,而且就來自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

這位同學成績優秀,畢業後在多家知名電子與創投公司工作過,如今已是半退休狀態。他在2020年3月,也就是美國股市熔斷三次的那段時間,當大家都在砍股票時,他把所有現金全部壓進去買聯電及欣興兩支股票,買進價格分別是12元及20元左右,而且不只全部現金all in,他還把自住的房子拿去銀行抵壓借錢,由於房子是太太的名字,當時他還花了不少口舌說服太太,終於說動了她。

同學說,當時他覺得機會來了,過去自己也經歷過2000年的網通泡沬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但那兩次都驚慌失措,嚇得亂賣股票,還被融資斷頭,結果都很慘。但這一次,他感覺財富翻轉機會來了,人生要靠這次翻盤。

他說,當時美股熔斷三次,許多股票已跌到見骨,聯電跌到12元,但這家公司每年都賺錢還配息,公司不可能倒,另外一位朋友曾在欣興工作,雖說當時欣興還未賺錢,但載板需求很強,20元已是超低價,覺得沒什麼風險,於是就大膽壓進去。

同學跟我說,那個禮拜有很多投資人都睡不好覺,但他卻沈著地在銀行申請貸款,有朋友知道他的事,還跟他說,你是不是瘋了?他說,當時他也不是一點都不緊張,但還是沈住氣把錢申請下來,然後全部換成股票。

最近,這位同學出脫部分股票換股操作,還留了一部分現金買一棟房子,而且全部用現金買,因為用現金,所以爭取到很好的條件,讓急著想出售的屋主折價五百萬元賣給他。

更重要的是,完成這場漂亮的操作後,以前太太常笑他笨,還會指揮他做這做那,但現在太太對他服服貼貼、百依百順,這一點讓我超級羡慕。

至於「長線投資」,我個人覺得,這件事比危機入市容易一點,但老實說,要長抱一支股票,對沒有耐心的人來說,其實也不是容易的事。對於長線投資這件事,我覺得很多高手都在民間,而且遠比我自己的經驗還要厲害好幾倍。

我有多次應邀到集團內投資社團演講,幾年前我分享我投資港股騰訊及阿里巴巴的經驗,也談到持股騰訊五年,賺了數倍的心得。後來,一位每次都來聽講的來賓,跟我分享他的投資心得,讓我相當折服。

這位投資老手告訴我,他是長期投資的信仰者,所以手中擁有台積電、研華、譜瑞等股票,每一檔都持股超過十年,而且每筆投資都大賺十倍或更多。也因為持股成本低,最近台股波動劇烈,他的心情還是很穩定,一張都沒有賣,他說因為他的持股成本實在很低,而且公司獲利還在成長,沒有賣出的理由。

這位朋友分享他投資各種商品的經驗,認為只要選對公司,投資股票的斬獲其實是最大的。例如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後,把自己的錢分成三等份,三分之一買房子,三分之一買黃金,三分之一買股票,結果結論就是,好股票讓他賺最多。

例如,當年他在自己居住的同一棟大樓買的房子,一坪買50萬元,最近再買一間,一坪漲到100萬元,大約漲兩倍,至於黃金是買在600至700美元,最高曾漲到1800,漲三倍。至於股票則漲最多,像研華是80元左右買的,最高曾漲到400元,再加上配股,大約漲十倍。

他也補充,很多人說,買房子會賺最多錢,那是因為買房子通常是一次投入一大筆錢,但買股票不一定一次買很多張,因此即使房子漲幅小,但投入金額多,因此總數就賺最多,而且房子通常會貸款,等於是借錢做槓桿,獲利倍數才會高。

不過,因為他買股也是買很多,目前最大筆的投資還是放在股票上,另外他也陸續買了四、五棟房子,都買在自己住家捷運站附近,一方面孩子可以住在附近,家人可以常往來,另外店面部分就租出去,當包租公的日子也很不錯。

這位高手的長期投資經驗,十多年來看準股票就一直長抱,真的讓我相形見絀。我的長期投資通常最多只有五、六年,因為老覺得新機會很多,沒有耐心放那麼久,但對照起來,長期投資的獲利更好。我也跟這位朋友說,他自己就是專家,不用來聽演講,按照自己的投資方法做就對了。

有關長期投資且獲利驚人的故事,我已經聽過太多例子了,而且很多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比股市專家都要厲害好幾倍。

例如一位朋友跟我說,他今年八十多歲的阿姨,二十幾年前先生過世時,擔心生活壓力很大,手上又有一些退休金,就來問他,「你在科技業工作,一定很懂,可不可以告訴我一支好股票,讓我可以靠它領股息過日子?」

結果,這位朋友當時回答,「台積電很不錯,老闆非常正派,晶圓代工生意應該會很好。」那位阿姨也不懂晶圓代工是什麼,就花了一百多萬元買了二十多張,股票一直放到現在沒有賣。

朋友跟我說,他自己也買過台積電,但當時股價表現不佳,只放了一兩年就賣了,沒想到阿姨卻一直放著,最近還跟他說,「二十多年來我靠著台積電股息,生活過得很好,現在股票算一算值幾千萬元,要謝謝你當年告訴我。只是現在有這麼多錢,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不懂,用最笨的方法,長抱不賣,結果就成為最大贏家。這様的例子,我相信每個人身邊應該多少都有類似案例吧?這些民間高手,比很多股市名嘴、產業專家或趨勢大師都要厲害,那位專家會認真地買一支股票,然後放二十多年? 

最後我再強調一次,「投資真的沒有專家」,每天我們都會聽到滿天飛的明牌,到處都有專家投資講座,這些東西大家去聽一聽也無妨,但最後投資還是要看自己的修為,最重要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同樣的道理,「高手就在民間」,那個高手很可能就是你,平凡人也可以很不平凡,只要掌握基本面,再搭配「危機入市」與「長線投資」的要點,只要不偏離這兩個重點,操盤績效大概就會領先大部分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