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AI產業化的反思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3-10-02 11:00

本文作者為前GSA(全球半導體聯盟、非營利國際組織) 亞太區創始執行長 ,曾從事研發、銷售、創投、及政府工作。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立場。

近期舉辦的活動,不論是新創團隊聚會、未來趨勢/大師論壇、企業家交流、政府各部門及其外圍組織的研討會、公司內部訓練等,舉凡有關高科技、經濟、教育、醫療、農業、文藝等主題的討論中,均不乏以AI (人工智慧)做為主題或相關文案的訴求。

AI:顯學和流行語(Buzzword 

筆者兩年多前提出「流行語當道的時代,重視領域知識才是王道」(參見 http://news.knowing.asia/news/8b75ef2a-0bfa-4429-95f5-d448ee15347e),文中特別舉出「奈米科技、人工智慧、數位發展」三個關鍵流行語,而三者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有著互相連動的巧妙。 「奈米科技」至今最成功的案例是半導體產業莫爾定律的不斷突破;「人工智慧」則必須憑藉半導體奈米技術生產出更快速更低功耗的晶片運算,以滿足各式各樣的應用場景,同時對能耗碳排所造成的氣候變遷產生相對較少的影響;而人工智慧可能的爆炸式發展,將「數位發展」推到一個嶄新的時代與想像空間。

AI 做為流行語,拿任何事物來配對(AI+X) 似乎都通,但也可能太勉強。比如從去年底OpenAI透過生成式AI所產生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受到全球關注,並在很短時間內(約二個月)即達到一億使用者的歷史記錄 (註:之前的記錄保持者TikTok花了九個月、另外Threads因可使用既有的Instagram帳戶註冊僅花了5天)。 

ChatGPT大受歡迎,成了家喻戶曉的新寵兒,產生了諸如AI作家、AI小編、AI客服、AI家教等新興的應用市場。以作家為例,透過AI協助,有人宣稱只需花1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本書的寫作,乍聽之下真的不可思議!想問的是這樣的書有人看嗎?內容的真實性和『原創性』又如何?會不會淪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同時浪費能源來運算產出)? 

「產業化」三過程:技術、產品、市場 

如果AI本身是技術的統稱,ChatGPT為利用AI發展出的一款產品類型,市場就是由每一個垂直應用領域建立。除了AI,市場都還有它自身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

以出版為例,寫書的題材五花八門、專業的經驗傳承或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功力,AI都做得到、甚至做得更好!但如果需要的是無中生有的創新、因地制宜的彈性、與時俱進的脈動、人文關懷的價值等方面,也就是人們通常對於「匠」與「師」的區別,AI依舊可行、可靠、可運用?又比如説對於醫療影像的判讀,通常與就醫者的身體狀態有關連,必須由醫師親自確認,過去是透過人工判讀,未來有機會由AI代行之,這個轉變主要是對醫學領域知識的熟悉與AI技術的同步精進、缺一不可。

英文AI中的Artificial) 是「人工的」還是「矯揉造作的」呢?利用先進晶片擁有的高速運算力、透過複雜的數學運算法(Algorithm)與大模型,將處理好(去蕪存菁)的大筆資料(Data) 通過運算、學習與優化後所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們所謂的「人工智慧」嗎?目前所謂的AI專家與通用大模型,對於每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理解與整合能力,恐怕都還停留在初期瞭解的程度,尚有不少專家對其結果的可靠性提出質疑。 

AI產業化的熱潮,使得人們趨之若鶩,將之視為美好未來的聖杯。然而,對於現實面的探討,筆者建議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思考:

1.    AI本身不是產業而是一個強大的技術工具並還在不斷的演進中。AI在每一個截然不同的應用市場中,AI能否扮演關鍵角色,還是主事者僅想拿AI當成流行語來跑龍套或做為行銷手段,甚至只是忽悠一番,大炒短線的投機?這些不同的心態與方式將決定AI產業化的成敗,也是看好AI產業發展的投資方、企業主與政府主事者需要明辨的! 

2.    AI道德標準的定義為何?只是如Google早期『不作惡』(Don’t Be Evil)的低標?對ESG的期待和要求、需要與時俱進! 

3.    知識產權歸屬問題、現行的法律跟得上嗎?未來的AI是獨當一面的「擬人化」或仍是「人可控的工具」?AI背後產生的強大利益群體應受到法律的規範與限制。

4.    強大運算力所帶來的高耗能與2050碳中和目標如何取得平衡?OpenAI CEO Sam Altman 9/25台北AI大師論壇中提到的核融合,遠水救的了近火嗎?「科技始於人性」在AI的發展道路上還適用嗎?AI本身無法意識到的大格局,需由人們代勞(哈哈)!

5.    AI 資料的完整性、正確性如何判斷,由誰來取捨,將決定AI決策的品質。擁有自動糾錯能力的AI才能避免不可彌補的憾事(如自動駕駛撞上停在路中的卡車)

6.    誰是資料擁有權、使用權以及因它獲取商機的受惠方?提供資料並參與研究的普羅大眾(如醫療改善或癌症用藥的精準醫療),可否同享透過AI所得到的醫療解方或相關藥品衍生出的利益?同樣的討論也適用於其他領域的AI產業上。

7.    AI產業化後,傳統產業受到的衝擊與重組所造成的「失業問題」算誰的?是業者、政府、還是跟不上腳步的民眾本身?政治效應的反撲,特別是民粹主義是否在國家治理上引來更大的社會衝突與動盪?鼓勵社會力的適時介入和參與討論,應是平衡未來局勢發展的疫苗!

誠摯呼籲擁有話語權的AI大神們,當您樂觀地振臂疾呼AI的美好前景、擁抱眾多資源同時贏得響亮名聲之際,請不要用ChatGPT回答上述問題!『AI產業化』未來的前景還會掌握在人的手中嗎?值得大家深思與持續互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