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根據《智種網》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植物育種家和作物遺傳學家希基(Lee Hickey)認為,人工智慧為加快動植物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從而提高了可持續性和盈利能力。
他指出:「育種人員正在收集數十億個數據點,但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是如何將這些巨量數據轉化為知識,以支持育種過程中更明智的決策。」
該大學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人工智慧在作物和牲畜育種中的四種應用,包括匯聚百萬人喜好,決定培育什麼品種;分析大規模拍攝的圖像,捕捉植物相關品系之間的遺傳變異和動物的某些所需性狀;提取遺傳標記,並利用這些資訊預測一個品種的育種效果;改變研究人員的育種方式。
本文為巴比特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AI育種大行其道,研究人員探索出四種應用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