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根據經濟日報文章稱,近年來,歐盟、英國、韓國、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頻頻對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甚至開出「天價」罰單,多是因為Google依仗其巨大的市場佔有率和特定技術領先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或明或暗攫取了不正當利益。
縱觀Google這些年在全球市場「豪橫暢行」的經營態勢,其引起多方警惕乃至調查實則不冤。
當前,一些大型跨國科技公司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累積資源和影響力,幾乎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
但是,受資本運作的原始規律驅動,這類企業在著力擴大全球市場佔有率、持續擴大利潤收入等方面的利益,與國家協調整體技術發展、保護國家與公民安全的使命存在難以避免的矛盾。
因此不難理解,任何一國政府都不會縱容諸如Google這樣的科技公司「狂飆」在本國人民的利益之上。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經濟日報:谷歌“隱形壟斷”被查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