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台灣未來外交轉型的方向,可從外交部改為外交貿易部開始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2-10-17 12:15

本文作者為前GSA(全球半導體聯盟、非營利國際組織) 亞太區創始執行長 ,曾從事研發、銷售、創投、及政府工作。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立場。

經濟部長王美花近日赴美,出席了一連串的活動與拜會,並受邀到智庫演講,擺脫原本應在立法院接受總質詢的責任,赴美拼外交,除了經濟議題外,還大聲疾呼國家安全,倡議台海穩定有利於全球繁榮,倡議半導體產業鏈的強韌和不可取代性,同時為台美經濟外交關係帶來話題和討論。

太棒了,經濟部長能夠出國拚外交。反觀,是否可以建議外交部也來拚經濟、增貿易?

台灣的國際關係長期延用著過去大國外交思維,「大使Ambassador」滿街都是,其實外交部駐外使節中,與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地區與國家,其官方名稱幾乎都是「代表Representative」,如在美國經濟文化辦事處(TECRO,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的蕭代表而非蕭大使。為什麼大家見了面都稱大使呢?為了表裡不一的尊稱?這種外交詞令說明連自己的外交人員都搞錯自身處境。其實,派往美、日、歐、韓、印等大國的叫代表,和台灣還有邦交關係的才叫大使。「大使」和「代表」以台灣而論,那一個才是尊稱?不言自明!難道務實地反映出對外關係的自省,有這麼難嗎?

不要忘了,中華民國位處台澎金馬這些島嶼上,彈性靈活,努力勤奮,多元包容是我們的DNA,外交不該只是大山大海,送往迎來的表面工夫,而是扎實的蹲馬步,一步一腳印,重質不重量的使命必達。

台灣未來外交轉型的方向,可從外交部改為外交貿易部(MOFAT,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開始。

何謂貿易?英文叫做Trade,是商品和服務的買賣,也是一種交換、可互通有無。直觀上,它反應在GDP上的進出口總額;更宏觀來說,貿易也應該包括文化、藝術、體育、教育、健康、環保、永續、價值和理念的交流與溝通,「貿易」是實體貨物的交易,更是軟實力與無形資產的互相觀摩學習的關係。

名稱不同,角度不同,大使/代表的養成自然也會大不同。傳統外交體系訓練出的文官並不會因此失業,反而是大有可為。因為「外交貿易」賦予的任務面向更寬廣,對外交官本身跨領域終身學習的動機和對各部會的溝通與整合將更有積極性。同時,可以自民間取才,舉凡傑出的企業家,產業領袖,文化人,音樂家,美食達人,奧運金牌國手等…都可因時、因地、因其領域專長與經驗,擔任台灣外交貿易部的「代表」,真正代表台灣各行各業價值的菁英,而不再僅限於傳統外交體系和政治任命二途。

新台灣人

印尼、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人口大國,是台灣主要移工的來源。過去,不論是8或12年的工作簽證,移工朋友來到台灣都只是過客。行政院今年3月公布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一定程度的允許符合資格的移工或僑外生,可不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希望藉此留用在臺優秀且成熟的外國技術人才,在最短時間內補充所需人力」,甚至還有「申請永久居留」的可能性。

這是個對的方向,更可進一步思考,我們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壓力下,新移民政策是否可重新檢討,楚材晉用,讓表現良好且符合社會需求不可或缺的產業技術人員及家庭及機構的看護夥伴,經過數年的台灣生活工作經驗,具有語言及相關技能資格的優秀人才,每年提供一定名額(如3萬人),可申請入藉。這些具有雙重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的新台灣人,除了補足台灣人力資源的短缺,也能為「南向政策」長期的發展注入新血和當地智慧,未來推動起來是經民間由下而上的力量,減少大國地緣政治的干擾,自然較能水到渠成。

在外交貿易統合的新思維下,台灣積極參與或申請加入的國際經濟組織如CPTPP, IPEF,APAC,WTO, FTA等…,應思考設常任機構事權統一,並有效協調各部會相關業務和修法,以全局觀和一致性為原則,而非以任務型的臨時編組方式處理,落入因人而異走馬燈般的不確定性。

擺脫過去烽火外交、金援外交的舊思維,為永續外交、務實外交、貿易外交打造公私夥伴的協同作戰新路線,台灣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將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