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70億打造產業競爭力輔導團 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訂單、金流不斷鏈,人才、技術再升級」,協助企業打贏國際競爭硬仗
洪嘉鎂
2025-10-19 15:00

面對美國關稅、匯率波動及淨零碳排等多重挑戰,經濟部17日宣布啟動「產業競爭力輔導團」,投入70億元預算,推出升級方案,透過「天羅地網」布局,提供企業一條龍式的客製化服務,協助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順利轉型升級。

輔導團2.0:產業負擔減半、服務力道加倍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表示,部長龔明鑫上任後,立即走訪各大公協會及中南部傳統產業,深入了解企業困境。許多廠商雖知道應該轉型升級,卻不知如何著手,也缺乏資源、資金,甚至面臨缺工問題,為此政府推出涵蓋數位轉型、人才提升、金融支持、市場擴展、技術突破、節能減碳及勞動力升級等七大措施。

邱求慧指出,此次輔導團最大突破在於「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企業求助,經濟部將在北中南東設立四個區域服務窗口作為「天羅」,負責盤點區域需求並整合法人、學校及資服業者資源,同時成立25個產業次專團作為「地網」,針對電子資訊、金屬機電、民生化工、商業服務等領域,提供最專業的領域知識服務。

相較於先前的疫後輔導「16+4」方案,此次升級為「18+2」,企業負擔從4萬元降至2萬元,減半收費。更重要的是服務力道加倍,不僅提供診斷報告,還導入簡易AI系統,包括軟硬體、edge server或雲端服務,讓企業真正落實數位轉型,而非只獲得一份報告。

跨部會合作 提供total solution

「給企業魚,也要教他釣魚。」邱求慧說明,接受輔導的企業將獲得12張coupon券,每張1萬元共12萬元,可自由選擇人才培訓方案。第一,企業若缺人力,可用於「傳產新秀班」,預定應屆畢業生,由政府出資培訓8個月AI技能;第二,在職員工需要進修,12萬元可補貼受訓期間的工時損失,且法人開設的課程完全免費;第三,可參加教育部從菲律賓、印尼、越南延攬優秀大學生的新型專班;第四,搭配勞動部專案措施,包括員工減班休息時派訓,政府還補貼薪資差額。

此次輔導團整合經濟部各單位及跨部會資源,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提供短期債權債務協商,紓解還款壓力,並透過韌性條例資源降低貸款利息、提供信保補貼;貿易署針對受關稅影響的企業,提供客製化市場拓展服務,包括深度商情、海外通路布建補助,海外參展補助力道也大幅增加。

技術司協調法人共同採購AI設備或軟體,讓企業共用降低成本,避免浪費;能源署加入ESCO節能輔導,提供能源流向盤點、設備效率診斷及節能改善建議;勞動部則在韌性條例下提供開課補助,創造「政府民間站一起」的合作模式。

70億預算搭配376億研發資金

邱求慧強調,經濟部投入70億元至116年底,組成強大輔導團能量,若企業有進一步需求,可轉介研發升級、行銷協助、技術輔導等相關資源,另有376億元研發資金。輔導團涵蓋製造業與服務業,提供全方位協助,目標是「訂單、金流不斷鏈,人才、技術再升級」,讓危機變轉機,協助企業打贏國際競爭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