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台積電美國的TikTok模式?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5-09-30 11:00

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表示,美國正推動與台灣達成重大貿易協議,核心議題就是「晶片五五分」,台美必須各自分攤產能。

他的論述基礎是:美國保護台灣的能力,必須依賴台積電製造的高階晶片。一旦台灣陷入危機造成晶片的供應中斷,將直接/間接影響後續美國防衛台灣的科技能力(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已高度仰賴半導體晶片)。

因此要求美國與台灣的高階晶片產能需要對半開,50/50,以分散風險,並希望在他任內的三年多完成任務。

這是「台灣的大利多、台積電的大利空」,獲美保台承諾;

還是「台灣的大利空、台積電的大利多」,擺脫台灣五缺的國際化時機;

或「台灣與台積電的大利多」,通通選對邊;

亦或是「台灣與台積電的大利空」,矽盾成空呢!?

筆者認為魔鬼藏在細節裡。產能50/50分,請問台積電的研發/生產/良率/運營的高階人才也要50/50分嗎? 否則美國光有錢、土地、設備,短短三年可以達到快速提升產能的目標嗎?

不可能的任務!

川普內閣有一個特色,就是財經官員多來自金融產業,對於高科技或許陌生,但對於如何達成(迫使)一個交易完成,都是經驗豐富老道,包括總統本人。

筆者認為會是一個類似近日美中達成協議的「TikTok 美國方案」。讀者只要用最核心的「TSMC先進晶片製造與研發」取代「TikTok 演算法」,其他的國安因素、控制權、股東結構等,大概都可以依樣畫葫蘆。如果是如此,恐怕台灣政府只能同意,完全無法置喙!

對於不熟悉TikTok 事件的讀者,以下內容由Gemini自動生成,請參考!

「TikTok 在美國的模式,依照最新的發展,請列舉如何管理,股東結構為何?」。

最新的發展顯示,美國政府已批准一項框架協議,允許 TikTok 在美國以新的公司結構繼續營運,以解決國安疑慮。

TikTok 美國業務的最新管理與股東結構

新的 TikTok 美國業務將由一家合資公司負責,結構和管理旨在確保美國方面的控制權,特別是在用戶數據和內容審核方面。

管理模式 (營運與數據安全)

• 美國實體主導營運: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作為 TikTok 美國的後端運營,處理美國用戶數據、內容安全和演算法相關事務。
• 美國公司監督安全:甲骨文 (Oracle) 將在美國境內的設施中負責託管所有美國用戶數據,並監督應用程式的安全營運和雲端服務。
• 董事會結構:新的 TikTok 美國董事會將以美方成員為主,預計美方將指派多數成員,確保美國的治理和控制。
• 內容與演算法:合資公司將負責內容審核的規則制定和執行,並將在美國的監督下操作和調整推薦演算法。

重要細節:

• 演算法智慧財產權:儘管美國實體負責演算法的運作和安全,但有報導指出,字節跳動仍將保留演算法的智慧財產權,並將其租賃給新的美國實體。

總結來說,最新的模式是建立一個由美國投資者主導、美國公司負責數據安全託管的合資公司,以讓 TikTok 在美國繼續運營,同時讓原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持股降至少數股東地位,以滿足美國國家安全的要求。

股東結構 (股權分配)

根據最新的報導和行政命令要求,新的 TikTok 美國實體股權分配如下:

1. 美國主導投資者 (約 45% 股權):

這部分將由一個美國投資者組成的財團持有,其中包括主要的科技公司 甲骨文 (Oracle) 和私募股權公司 銀湖資本 (Silver Lake)。此外,據報導,阿布達比主權基金 MGX 也將成為主要投資者之一。

2. 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低於 20% 股權):
TikTok 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將保留少數股權,預計持股比例將低於 20%。這一比例是為了遵守美國法律中對外國所有權的限制,確保字節跳動不再擁有控制權。

3. 其他投資者 (剩餘股權):
剩餘的股份將分配給其他投資者,包括字節跳動原有的全球機構投資者,例如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SIG) 等。

核心重點:

• 字節跳動將降為單一最大少數股東,失去了對 TikTok 美國業務的控制權。
• 美國投資者財團 (特別是甲骨文和銀湖資本) 將成為新實體的主要股東,掌握多數股權。
• 新實體將設立一個由美國人主導的董事會來進行治理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