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NASA Earth twitter)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地球觀測衛星(ERBS)在太空運行將近40年後,於美國東部時間1月8日星期日晚上11點4分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這顆地球觀測衛星於1984年被送入軌道,重2450公斤,它於當地時間1月8日重新進入軌道,並墜入距離美國阿拉斯加幾百英里的白令海。
NASA表示,衛星的主體在穿越大氣層時會燃燒殆盡,但有些零碎部件會在進入大氣層後倖存下來,地球上任何人受到傷害的風險非常低,大約是9400分之一。
目前還沒有收到衛星墜落碎片,造成人員受傷或建築損壞的報告。
NASA表示,通過墜入大氣層銷毀,可以讓這顆衛星「更優雅」地脫離軌道並減少產生空間碎片的風險。
IT之家瞭解到,這顆衛星於1984年發射,當時太空中還沒有這麼多的太空垃圾。
據瞭解,ERBS衛星於1984年10月5日從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是NASA三顆衛星地球輻射預算實驗(ERBE)任務的一部分。
它攜帶了三種儀器,兩種用於測量地球的輻射能量收支,一種用於測量平流層成分,包括臭氧ERBS遠遠超過了其預期的兩年使用壽命,一直營運到2005年退役。
本文為品玩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NASA 退役衛星環繞地球近 40 年後墜落,暫無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