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噴氣式飛行摩托車開賣,私人交通工具進入3D時代?
程迪 / 何渝婷編譯
2021-10-13 09:00

近日,美國噴氣背包航空公司JetPack Aviation(此後簡稱JPA)成功「試駕」了一輛飛行摩托車。

這款飛行摩托車被命名為Speeder,是全球首款噴氣驅動飛行摩托車。目前預售價為38.1萬美元,已開始接受預定,預計在2023年正式對外上市發表。

這個價格夠買三輛丐版的保時捷Taycan,但在深研飛行技術,尤其是希望能讓每個人都能輕鬆上天的JPA看來,38.1萬美元的定價可以買到全球首款噴氣式飛行摩托車,已經非常親民了。

現實版阿拉丁魔毯:可垂直起降又可轉彎懸停

Speeder被不少海外媒體譽為「現實版阿拉丁魔毯」。因為它能像直升機一樣,直上直下,還能在空中保持靜止。

其原理源自JPA自己在2015年推出的無翼噴氣背包。當時,JPA的這款JB-9背包,曾成功讓試飛者在空中繞著自由女神像旋轉飛行,就如同阿拉丁魔毯一樣。

6年後,JPA將這一原理「移植」到了Speeder上。目前車身各處裝有4個渦輪噴氣發動機,它們可以隨時被監控,也能隨時調整推力,它們能產生550千克左右的最大推力,飛行高度可達4500公尺左右。

據悉,最終生產版本應該會有8個渦輪噴氣發動機。此外,Speeder還將搭載VTOL(垂直起降)技術,因此起飛和降落都只需要一個普通車位的空地。

JPA還耗費了一年半的時間,自行開發了配套機載軟體,以保證摩托車在飛行中穩定。目前,最新的測試中,Speeder已經可以做到垂直起飛、爬升、轉彎,保持穩定懸停。

Speeder重300磅(約136公斤),能搭載比機車本身重兩倍的重量,即最高承載約270千克,不過目前這款飛行摩托車設計上,可以看出只可坐兩人。

跨上摩托車後,騎手只能以一種近乎爬著的姿態坐在車上,雙手握住操控把手,看起來有點像上海迪士尼樂園裡的熱門遊樂項目「創極速光輪」一樣。兩個控制桿中間還有一塊12吋的大螢幕,內置了雙向航空無線電系統,顯示導航、高度、速度、燃料、電池、安全狀態等資訊,隨時指導騎手飛行。

另據瞭解,其實在2019年時,Speeder就公布了其三分之一比例的原型P1概念。

JPA的執行長David Maym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Speeder會有兩個版本,分別是Recreational Speede(民用休閒版)和Military Speeder(軍/商用版)。半年內會先推出Military Speeder版本,並在兩年內推出Recreational Speede版本(無需飛行員執照)。後者將被限制在每小時60英里,即美國聯邦航空局規定的速度,以及15分鐘的飛行時間,相當於一艘真能上天的『創極速光輪』。Military Speeder則需要飛行員執照才能飛行。該版本的速度為每小時250英里,飛行時間約為35分鐘。」

此外,JPA公布的Military Speeder版除了速度更快、飛行時間更長,還能跑運輸搞載貨,在船艦之間進行物品補給;還能作為緊急救援工具,快速將患者送往醫院、疏散受害者......似乎比直升機具有更強的速度和成本優勢。

最近,該公司還與Prometheus Fuels普羅米修斯燃料公司達成協議,將使用100%零淨碳燃料,使測試和製造更加環保。

據海外媒體報導,更早之前的7月,JPA已經與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和美國空軍簽訂了其他設計合約。並將第一批JB12噴氣背包,出售給了某個東南亞國家的軍隊。

這款噴氣背包的重量約為105磅(約47.6公斤),是Speeder的三分之一,由6個渦輪噴氣發動機驅動,能夠達到大約每小時120英里的速度。

個人飛行器已成新興公司重點發展方向

其實從上個世紀開始,做飛行背包、飛行摩托車和飛行汽車等適合個人上天的載具的科技公司就有不少。

比如全球最大的直升機製造商之一貝爾直升機公司,從上個世紀中期就開始研發飛行背包,後來這個項目被Google X實驗室看中接手了過去。最後在2014年,Google X基於飛行背包研製出了能垂直起落,橫向飛行,智慧化程度極高的無人機Project Wing。

當然,近幾年來通過飛行背包開啓「人類自由上天夢」的公司與個人,也不在少數。

除了之前提到的JPA,同樣在2015,紐西蘭的馬丁飛機公司也首飛了自己的噴射背包。不過此後6年,馬丁飛機公司就進入了不斷調試階段,近期他們曾宣布個人商用版飛行背包,預計要到2030年才能上市。

還有英國發明家Richard Browning、杜拜空中飛人Vince Reffet、法國發明家Franky Zapata等真實版「鋼鐵人」,他們都曾使用飛行器成功飛上藍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Franky Zapata,他在2016年曾使用自己研發的Flyboard Air懸浮滑板,完成了橫跨英吉利海峽的壯舉。

除了飛行背包,飛行摩托車也是不少新興科技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

2012年,美國加州一家名叫Aerofex的公司,就曾推出過一款Hover Bike的飛行摩托車原型。其外觀讓人想起了《星球大戰3:武士復仇》中天行者的反重力機車。Aerofex當時對這款飛行摩托車的設定是,可飛到3000公尺高空,時速達到160公里,續航里程達到150公里。

這些年來,Aerofex依舊在不斷深耕各類飛行載具,其背後的俄羅斯無人機公司Hoversurf,也一直不斷地推動各類飛行器的商業化進程。比如在2017年,他們就曾聯合研發了一款飛行摩托車原型機「Scorpion-3」;2020年時,Hoversurf甚至曾與杜拜警方合作設計了一輛飛天警車概念車,還試飛測試過,不過最後的結果不太令人滿意。

飛行汽車市場規模高達1.5兆美元

比起飛行背包和飛行摩托,其實飛行汽車才是一直以來,無數人最嚮往的飛行器最終形態,且相比前兩者,早在90年前,汽車剛開始普及沒多久,就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前赴後繼,嘗試著進行各類有譜沒譜的飛行汽車實驗。

但是誰能想到,才過了一個世紀,過去無數人屢試屢敗,甚至造成許多傷亡事故,一度只能存在於科幻作品中的飛行汽車,居然在近幾年有了堪稱「豬突猛進」般的進展。

尤其是從今年開始,關於飛行汽車的報導和新聞,幾乎每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

目前,全球有超過150家公司正在研發飛行汽車,至少有400多款飛行汽車正在被研發。其中就不乏Volkswagen、Porsche、TOYOTA、吉利、長城、上汽和小鵬等主機廠。

除了主機廠,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產業與公司也擠入了飛行汽車的賽道。

比如互聯網與科技領域的Google、Intel、Uber和騰訊,傳統航空領域的空客、波音和貝爾,以及Hoversurf、Lilium、Joby Aviation、Volocopoter、Hoversurf、PAL-V、億航智能等新興飛行器科技公司等等。這也讓空中交通的前景,變得越來越清晰可見。

今年1月,摩根士丹利就曾表示:「到2040年,自動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5兆美元。」

可控且安全將成未來3D交通最優解方

但是,無論飛行背包、飛行摩托抑或飛行汽車,他們都必須直視相同的第一道關卡:安全。

不僅要能做到飛行時穩定可靠,還必須考慮到諸如惡劣天氣、突然失控、失重掉落等各種意外。因為飛行器所擁有的行駛環境還處於低空,是真正的三位立體空間,其複雜程度遠高於地面或高空。一旦出現意外,對駕駛員、地面行人、乃至附近空間中任意建築裡的人,都可謂是極度危險。

第二點是政策。目前,全球各國關於空中交通的適航標準及法律法規遠未完善,絕大多數國家對於載人飛行器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更是遠不及無人駕駛汽車。畢竟後者針對的是2D的地面交通,但已經頗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變局情況,更不用說載人飛行器了。因為它要改變的,不僅是整個交通網絡的結構,更會對城市形態、行車生活、居住方式等一系列基建提出更為複雜和苛刻的要求,還有諸如續航、噪音、價格、隱私等各種問題。

比如應該用怎樣的動力能源,才可以既降低成本、載客更多、環保節能,又能不影響飛行安全、飛行體驗、飛行時間等體驗;再比如怎麼做才能將飛行噪音降到最低;飛行時要如何避免駕駛員有意或無意間窺探到地面或建築內人員的隱私......

其實,2年前似乎已經有了一個最佳答案。

2019年,邁阿密的一家綜合開發商就開始著手計劃,將派拉蒙邁阿密世界中心的天文台改造成飛行汽車港口,供未來的飛行汽車起降使用。

項目CEO Kodsi曾在當時表示,空港的設計靈感源自1960年代的著名科幻系列動畫片《The Jetsons》:空港內接待的飛行汽車,更像是一架架安靜的直升機,並能以更環保的電動能源方式飛行。

換言之,無論是基礎建設、營運模式、盈利空間等各方看面,未來最可控且最具發展潛力的個人飛行載具,十有八九的還得是飛行汽車。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尚在研發階段的400多款飛行汽車中,能有一到幾款可以脫穎而出真正落地,將我們的短途行車方式,從2D平面徹底變為3D立體。

(以上圖片取自JetPack Aviation官網)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特寫】全球首款噴氣式飛行摩托車開賣,私人交通工具進入三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