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紛紛上崗抗疫,這會成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機遇嗎?
周伊雪/黃詠琳編譯
2020-03-12 16:56

(圖片取自Pixabay)

2月下旬以來,隨著廠區位於中國的企業開始逐步復工復產,坐落在北京北五環的東昇科技園逐漸有了人氣。有趣的是,與園區內上千名員工一起上班的,還有幾台送餐機器人。在防疫期間,它們被正式啟用,為東昇科技園內的部分餐飲商戶們提供配送服務。

這款機器人名為「Segway配送機器人S2」(以下簡稱「S2」),由小型交通設備(如滑板車、平衡車等)製造商九號機器人研發推出。當用戶在APP上點餐下單後,停在樓內大廳中的S2會接到指令,到相應商家門口等待接單,再將打包好的餐食送至用戶單位門口通知用戶取餐。

雖然同是執行配送任務,但與疫情期間各大科技公司推出的室外消費者配送機器人不同,S2的配送範圍主要在室內。據介紹,S2機器人主要滿足辦公室、商場、飯店、醫院等室內場景的配送需求。配送範圍為室內最多一百公尺,兼顧室外五十公尺,可以處理室內單一樓層、閘門、自動門等各種複雜場景。

S2的商業化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公司就開始在東昇科技園區內部署配送機器人,數量在3到5台左右。在疫情發生之前,園區內有三家餐飲商戶接入配送機器人程序,日送單量能達到八十到一百單。

疫情爆發後,隨著東昇科技園內開始逐步復工,上班族的訂餐需求也在增加。為避免人員聚集可能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園區內食堂不對外開放,但可以配送或者外帶。於是,S2也開始承接著來自食堂的訂單配送需求,現在日均訂單量能達到150單,比疫情之前提升了50%。

如S2這樣的室內配送機器人屬於服務機器人。近年來,隨著技術逐步發展以及企業欲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開始升溫。據中國電子學會的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與去年同一時期相比成長33.33%,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成長速度,佔全球市場的比重約為23%。

中國工信部曾在2017年12月,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到2020年,中國計劃完成智慧家庭服務機器人、智慧公共服務機器人的量產和應用,而醫療康復、助老助殘、服務救災領域的機器人也要實現樣機生產、完成技術和功能驗證。

疫情期間,眾多剛剛推向市場的服務機器人,紛紛走上防疫一線,在醫療、配送和巡檢等領域發揮作用。例如,智慧機器人公司雲跡科技,向武漢火神山醫院,捐贈了十幾台機器人進行物資配送;送餐機器人公司普渡科技向深圳、杭州等地送出約100台設備,用於為疫情隔離人群提供無接觸送餐服務;人工智慧獨角獸優必選在疫情期間推出的防疫機器「黃田田」,可在高速檢查站提醒過往司機提前掃碼登記。

雖然在各個細分市場中都已經有成型的產品面世,但是服務機器人產業在中國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

以室內配送機器人為例,相關廠商目前主要是在小範圍內營運或者試營運,距離規模化的商業落地仍然有距離。除了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高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市場需求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市場對於服務機器人的價值存在懷疑,因為現在很多地區的人力成本還比較低,沒有機器人去替代人工的動力。 」S2商業化負責人表示。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會成為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催化劑。一方面,疫情期間湧現出各類無人機、無人車配送,令無接觸式配送深入人心,尤其是在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中,機器人配送更成為疫情期間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由於交通管制和防疫要求等原因,多地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也會讓企業開始思考採用機器人來承擔一些簡單重複性工作的必要性。

現在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玩家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抓住疫情期間出現的機遇,爭取在更大範圍內實現落地。S2商業化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接下來九號機器人的S2會在中國多個大樓和獨棟大廈鋪開,包括理想國際大廈、電信研究院等,除了商家直送能力,還會拓展快遞配送等市場。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服務機器人紛紛上崗抗疫,這會成為行業發展新機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