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否為綠能
專欄作家 王智立
2021-11-22 13:00

本文作者為前GSA(全球半導體聯盟、非營利國際組織) 亞太區創始執行長 ,曾從事研發、銷售、創投、及政府工作。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立場。

核能是否為綠能

最近因為四個重要議題將在12月18號舉行公投,各式各樣的花招或是單純喊口號,不管是「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或是「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各政黨對於公民投票的操弄,甚至到了愚民而失去就事論事,理性探討的地步。(請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公民投票」)。http://news.knowing.asia/news/7e42f87a-d949-4a3c-a1f5-d4b0c724e60e

2018年底的公投結果,以將近6成的得票率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這個俗稱以核養綠公投,似乎暗示「核能」非「綠能」,只是一個過渡能源。但是,台灣的政黨與媒體擅長操作議題的一貫手法就是當「標題黨」容易,理性討論難。

有人說,核能不是再生能源,這是對的,核反應產生能源後,確實無法再生(recyclable or renewable)。但是,再生能源並非是唯一的綠能,取決於綠能的定義。

綠能應該是一點污染都沒有的能源嗎?太陽能板在其製造過程或是氫能把水(H2O)轉換成氫氣燃料(H2)的化學反應中,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製造氫氣使用的原料如果是化石燃料的話,對於減少碳排放而言可能是沒有幫助的,除非同時提升碳捕捉技術。能源轉換效率低也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比如使用其他能源去轉換為氫氣,再將氫氣轉換為所需的能源(如用在電動車),這樣一來一回的電化學反應,其實是導致能源的浪費。

目前國際上對於綠能的定義多數以不增加碳排放的原則來處理

從碳排放所帶來的溫室效應來看,造成氣候變遷的的能源是以火力發電為主,即煤炭+天然氣+石油等…。我們的執政黨所訂的未來能源組合為50%天然氣+30%煤炭+20%綠能。這樣短視的目標,也就是說台灣未來80%的能源將不會符合COP26或RE100所倡議的再生能源(renewable or recyclable energy)。未來不論是國際貿易的門檻或是關鍵產業的發展競爭所需的遊戲規則(如台灣護國神山的半導體製造),必須使用乾淨又符合國際規範的低/零碳能源作為生產的要求,將是台灣能源與產業政策的雙重大挑戰!

更何況燃煤對於日益嚴重的空污問題,其中隱藏的健康成本與醫療負擔,似乎在與核能安全的相對風險成本控管上,一直沒有得到科學認證和實務上的討論(如經濟部所主導的能源政策與衞福部所主導的全民健保,毫無對話空間)。其中主要還是在於國家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一再重複「見樹不見林」的決策模式,最後常常變成以選票為考慮的民粹訴求。

國家的能源政策中,對於能源組合的探討需要各方進一步加強,能源除了製造生產成本外,運/傳輸成本、儲存方式(如氫能或太陽能)也都需要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來做動態討論和實踐,這是需要高度專業與長期一致的執行力。筆者認為,自由民主的體制下,國家整體的能源政策更需要專業分工才能提高效率、減少政治干預,降低成本與風險。

至於核能是不是綠能,這會是未來全球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僅拋磚引玉,留給讀者自己思考判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