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推追蹤軟體助復工,「散裝」歐盟再遇老問題
錢伯彥 / 何渝婷編譯
2020-06-20 08:30

(示意圖/取自pixabay)

距離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歐洲成為新冠疫情震央已經3個多月。各國也逐步恢復經濟生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事實上,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歐盟大國的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距離零確診相去甚遠。四國的新增病例仍數以百計,德國甚至爆發肉類包裝公司聚集性感染,確診至少657人。

既沒有廣泛鋪開的健康程式系統,也沒有韓國針對隔離人員的「自我隔離者保護」應用,歐洲人要如何才能進一步控制病毒,並為有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做好準備?歐洲人終於補交了一份答案:「新冠追蹤App。」

快速追蹤

歐洲中部時間6月16日凌晨2點,德國政府醞釀已久、耗資2000萬歐元的新冠追蹤手機應用程式「Corona-Warn-App」,終於正式在蘋果和谷歌應用程式商店上線。

根據發起者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和德國聯邦衛生部的介紹,該App的主要用途,是在全面放開經濟活動的背景下,快速追蹤新冠病毒的傳染鏈。

具體而言,每台安裝該App的手機都會默認開啓藍牙功能,並通過辨識鄰近手機的藍牙訊號強度,確認兩台設備之間的距離。各台設備之間以2分30秒的頻率交換匿名臨時身份辨識碼,14天以內所有的臨時身份碼,都會儲存於手機本地端。

當任何一名安裝用戶確診之後,都將通過醫療機構給予的QRcode,將其臨時身份碼標紅。所有與該用戶在過去兩週內有過15分鐘以上近距離接觸的手機都會被自動啟動,並通過風險等級提示用戶應當採取何種措施。

為了鼓勵更多的民眾安裝,該款應用程式不僅被谷歌和蘋果應用程式商店置頂,德國各大電信業者也承諾,不會對相關流量收取費用。

截至6月17日中午,在該App上線一天時間之內,下載次數便已突破650萬。考慮到德國智慧型手機的保有量僅為5300萬台,可以說該App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截至發稿,該款App在谷歌商城的評分始終穩定在4.6分以上。(滿分5分)

如何保護隱私?

「這不是世界上第一款新冠App,但我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國政府發言人的表態顯得相當自信。德國衛生部長Jens Spahn也表示:「這款應用程式是控制新冠病毒的重要工具,優點是安全、基於自願原則以及易於操作。」

德國政府的確有欣慰的理由。畢竟在歐洲大陸這塊極其注重數據和隱私保護的土地上,推行新冠追蹤App並非易事。

為了符合2018年歐盟祭出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的相關條例,德國政府承諾該App收集的所有數據,都以匿名形式儲存。選擇藍牙而規避了GPS訊號,也能夠打消民眾對於洩露行蹤資訊的擔憂。

此外,該App僅會提醒用戶是否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而不會公布新冠患者的姓名與資訊,該App也無法即時顯示附近有無確診患者。除確診者資訊之外其他收集到的匿名數據,也僅會被儲存在每台手機的本地端,而不是上傳至伺服器或雲端。該App甚至直接鎖死了手機自帶的截圖功能,以防止企業對員工進行例行檢查。

無論是司法部長還是數據保護專員,柏林幾乎所有政府官員,都公開對該App大加讚揚,並相信嚴格的數據保護條例將給民眾帶來信任感,這也是確保下載量的關鍵。

其實,德國並不是第一個由政府牽頭推出新冠App的歐盟國家。

早在兩週之前的6月2日,法國便率先上線了由法國電信和達梭集團聯合研發的名為「StopCovid France」的法國版新冠App。遺憾的是,在數據保護上處理得不盡如人意,並未受到歡迎。

雖然「StopCovid France」在上線當天的下載量,也突破了60萬次,但在接下來的兩週之內,這個數字在谷歌應用程式商店之中,始終無法突破100萬,其3.1分的平均評分也明顯低於鄰國的產品。法國政府官方則宣稱,該App的實際下載量超過了150萬,但根據愛麗舍宮的研究,該App只有在下載安裝量達到全國總人口的10~15%,即相當於600萬次下載量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功效。

「當感染數字大幅下降時,民眾安裝App的意願也自然下降」,負責數位化進程的法國國務秘書Cédric O,近日的表態顯得多少有些無力。

法國版新冠App與德國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拋棄了分散式的數據儲存方案。就如同傳統的中央集權政治體系一樣,法版App的所有匿名身份資訊將集中上傳至伺服器,並由法國衛生部統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版App在數據保護上的爭議,甚至一度引發了法國政壇的地震。5月19日,國民議會中的19名議員宣佈倒戈,並以「生態民主團結」這一獨立黨團的名義,退出了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除了一直以來的政治理念不和之外,馬克宏政府在新冠追蹤問題上不肯鬆口,正是此次風波的導火線。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自此之後,便失去了國民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地位。

與法國一樣在新冠App上翻船的還有挪威。

這個北歐國家早在4月27日,就推出了名為「Smittestopp」的軟體,並使用了和法國人一樣的匿名數據伺服器端集中管理的模式。但更加慘淡的是,飽受批評的「Smittestopp」,在民眾壓力下不得不於6月15日起徹底停用,已經收集的數據也於6月16日被徹底刪除。

其實即便是在德國,根據德國電視一台6月初的民調顯示,該App的支持率與反對率分別為42%與39%。此前,德國政府在4月17日便試水過集中儲存方案的新冠App,但最終也無疾而終。

老問題:散裝歐盟

雖然德國版新冠App一天650萬次下載,已經將法國人遠遠甩在身後,但有一個群體卻被選擇性忽視了:居住在德法邊境亞爾薩斯-洛林的德語區居民。

對於需頻繁穿越邊境的該部分居民而言,最大問題便是德版App與法版App完全無法兼容。兩款App相互之間不僅無法進行數據交流,甚至都不支持多語言選項。

這個問題並不只存在於德法邊境。

正如疫情初期各掃門前雪、甚至互相哄搶醫療物資一樣,缺乏強力中央政府的散裝歐盟在研發新冠App問題上,也依然保持著各自為戰。

幾乎每個歐盟國家都獨立研發了一款僅適用於本土的新冠App:奧地利的Stopp Corona、波蘭的ProteGO、捷克的eRouska、斯洛伐克的Zostan Zdravy、芬蘭的Ketju,愛爾蘭的HSE Covid-19......甚至芬蘭和賽普勒斯這些人口,僅為數百萬的小國也研發了排他性的新冠App。

在歐洲疫情爆發的源頭義大利,羅馬政府於6月8日推出的名為「Immuni」的義版App雖然下載量突破了200萬,但這款App甚至在義大利國內都只能在南義的普利亞大區、阿布魯佐大區等四個大區使用。

除了政治上缺乏協調之外,歐盟國家還根據技術路線的不同分為涇渭分明的幾大陣營,這進一步阻礙了泛歐新冠App的研發。

雖然德國的分散式數據儲存方案被絕大多數國家採納,但法國的集中式儲存方案也同樣吸引了保加利亞、賽普勒斯等國的加入。而這兩種儲存方案在技術上又難以兼容。

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已經脫歐的英國。作為除俄羅斯之外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國家,對病例追蹤需求理應最急迫的英國人,至今仍未上線名為「NHS Covid-19」的英版App。造成研發進度延後的主要原因便是英國人臨時決定,將之前的集中式儲存改為分散式,而導致程式碼必須推倒重寫。

在如何確定設備之間距離的問題上,歐洲各國也分裂成了藍牙和GPS兩大陣營。兩者之間顯然也無法兼容。GPS路線的代表便是冰島版新冠App「Rakning-Covid-19」以及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

與此同時,對路線之爭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有蘋果和谷歌兩大巨頭。iOS系統在省電模式下,將導致後台運行的App無法正常運行。為此,谷歌和蘋果在數個月前都表示願意全力配合,並為各國的新冠App預留部分端口。

但在歐盟已經因數據隱私問題連續吃癟多次的這兩家公司,也明確要求各國的新冠App必須採用分散式的數據儲存方案,這引來了法國人的激烈批評和英版App的進度滯後。

對於人口流通頻繁、6月15日已開放內部邊境的歐盟而言,如何在歐盟範圍內統一追蹤病毒傳播鏈或許才是控制疫情的新關鍵。

27國27款App顯然並非可取的方案。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各國推追蹤軟件助復工,「散裝」歐盟再遇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