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台灣社會應該思考如何好好利用蔣尚義們! 產業智庫與公協會 讓專業退休人員繼續燃燒熱情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2-10-19 17:35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鴻海科技日昨天發表2款電動車新產品,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也受邀出席,參觀鴻海在第三代半導體及低軌衛星通訊技術的布局成果。

蔣尚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回台灣是為了申請復籍,因為離開台灣太久已經被除籍,至於以後不會再去中國了。

好久不見的蔣尚義,是昨天鴻海科技日最讓大家意外的重量級貴賓。

我覺得,蔣尚義這則新聞,如果就這麼輕易過去了,實在有點可惜,我想藉此機會談一下,放在心裡面想了好久的事。

在經歷過去幾年不愉快的大陸工作經驗後,如今宣示不再去中國的蔣尚義,正好又遇到美國加強對中國半導體人才的管制,新的禁令是禁止擁有美籍身份人才在大陸半導體業工作,蔣尚義去年底就已離開中芯,似乎也是預知這個趨勢發展,因此已先行做好離開中國的準備。

不過,更重要的是,台灣應該如何運用像蔣尚義這種退休的高階半導體經理人,把這些人才再導引回台灣,藉以創造產業更大的價值,顯然是當下產業競賽很重要的一環。

先談蔣尚義為何出現在鴻海的場子?

鴻海目前負責半導體的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之前就是蔣尚義在台積電時期的老同事,因此當鴻海全力發展半導體,一定很期待蔣尚義可以提供一些經驗指導。

對求才若渴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來說,一定想盡辦法邀請蔣尚義來協助,只要他願意提點一些建言,肯定可以給鴻海半導體事業很大的助益。 

(取自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臉書粉專)

台灣有很多優秀人才,都是業界的瑰寶,如何讓這些人在退休後,還可以把一身功夫與剩餘價值分享給大家,這是一件重要大事。

但很奇怪的是,台灣很少人在想這些事,因此當然也一直就做得不太好。

像蔣尚義這樣的退休人才,可以貢獻什麼事情?答案當然有很多,只要不牽涉到洩露公司機密,過去許多經營與管理經驗,都是產官學界想學習的標竿。

回想當年蔣尚義從台積電退休時,其實他不僅還有熱情,想繼續工作,但可能當時台灣沒有提供一個讓他可以發揮的舞台,所以當對岸熱情邀約時,他就承諾過去了。

只是,中國大陸的政治氛圍及企業治理,終究與台灣有一段差距,產業中也充斥不少圈錢詐騙的人,這讓一身絕活的蔣尚義既無用武之地,甚至還像人頭一樣被詐騙,最後只能失望離開那個傷心地。

對蔣尚義來說,最可惜的是,當他還想貢獻所學,卻沒有好舞台可以給他,讓他的熱情可以繼續燃燒。

但是,到底有那些機制,是我們可以思考及利用的?

(取自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臉書粉專)

從國家發展層次來說,目前有很多智庫,不論是官方支持或民間贊助,智庫成員的組成,大部分來自學界,很多缺乏產業背景及實戰歷練,因此對於重大產業政策的看法不夠前瞻,對產業發展的研究不夠深入,可是台灣很多重大政策的制定,又相當倚賴這些智庫,有時一個涉及百億元預算的計畫,背後支持政策推動的說帖,就是一份單薄的智庫報告。

為了彌補智庫的不足,國外許多智庫都會延攬各行業退休的重量級主管,提供顧問及諮詢等工作,有些甚至在經歷幾年旋轉門後就轉為正式員工,這些作法讓許多在產業界累積豐富經營管理經驗的人,可以對智庫的產業發展及策略建議,提供品質很好的建言。

更進一步來講,台灣目前搞政治的人不懂產業,但也不懂如何運用產業界退下來的豐沛人脈與資源,總統府有眾多國策顧問及資政,其中幾乎也看不到來自科技與半導體界的退休人士。

政治人不懂產業,這很正常,但不懂就不計較了,卻連起碼的態度和形式作為都沒有擺出來,相當可惜。

如今在美中對抗與地緣政治衝擊下,每天許多重要的產業議題不斷跳出來,挑戰官方的各種決策,但顯然台灣政府也不太清楚該如何為台灣產業爭取應有的權益,至於要去美國做遊說工作,缺乏民間智庫的力量與協助,更是目前台灣最沒有著力深耕的洪荒之地。

政界不熟悉也不接觸產業界,這是過去的常態,如今怎麼做都會加分,因為過去實在是做太少了。

至於從產業界來看,如何讓一些退休的專業人士發揮效能,絕對是重要大事,而且也不是找來資深人士擔任獨董就好了,還有更多可以積極推動的事項。

例如,我覺得各大產業都有核心的公協會,有相當多的工作可以運用到退休人才。

公協會是很多產業想長期發展的重要位置,絕非政治酬庸這種短視近利的目的而已,尤其是一些需要長期投入發展的項目,像產業標準的突破、協力產業與供應鍵的培養與建立,這些需要時間拉很長的中長期目標與方向,該擬定那些具體的執行策略等,都需要有資深業界人士參與。

我採訪過很多科技大佬,也知道很多大佬退休後,還是擁有許多熱情和能量, 像德州儀器前亞洲總裁程天縱,從富智康執行長退下來後,還繼續貢獻心力,投入創業及創客的培養,也協助企業顧問諮詢,而且全部都是義務性質。

其實,很多科技業高階主管,退休後每天打球、打牌也是很無聊。

如何想出一些舞台,讓這些對產業發展有貢獻的人,可以繼續提供經驗與心得並迴饋給社會,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這些退休人士可以提供的經驗太寶貴,沒有讓他們好好培養年輕人實在太可惜。

台灣人才不足,這已經是一個大家都意識到的嚴重問題了,但眼看著出生人口不斷往下掉,超高齡社會愈來愈迫近,但我們的人口政策,顯然也看不出有什麼作為,好像大家都在等著它發生,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因此,如何運用像蔣尚義這種資深優秀的退休人士,應該是可以給大家好好思考一下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