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取自pixabay)
互聯網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新概念,尤其是和技術相關的新概念。
2014年,物聯網(IoT)在中國興起,催生出之後一批又一批聯網設備、智慧硬體;2018年,智聯網(AIoT)在中國風靡一時,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開始將AIoT(AI+IoT)定位為公司戰略,平台建設、算法迭代為眾多企業津津樂道;時隔一年,小米領軍人物雷軍,在自家的MIDC開發者大會上,再次以AIoT、5G為焦點,提出超級互聯網(時代)。
無論是物聯網、智聯網,還是超級互聯網,這一次影響力更廣泛。
超級互聯網時代不再只有智慧型手機一個中心,超級互聯網時代也不再只是針對消費領域的一次升級,超級互聯網時代是一次全產業的整體升級。
這一次,也更強調技術的主導能力。這些技術能力,也將決定哪些AIoT廠商在超級互聯網時代成功突圍。
那麼,AIoT時代,或者說超級互聯網時代的技術能力有哪些具體體現呢?
技術能力體現在平台建設、中台建設上
互聯網廠商過去幾年在平台建設上沈澱了不少經驗,這樣的經驗再次被引用到物聯網平台建設。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平台建設上基本走出了兩條路,有些具有產業特性的廠商越走越專業,逐漸發展為垂直產業平台;有些廠商,尤其互聯網大廠,更注重底層平台的建構和開發,建構通用平台也成為搶佔下一個時代制高點的可能。
技術能力體現在產業互聯、平台互通能力上
當提到物聯網時,海量設備連接已經成為一個典型特點,然而,海量設備連接也涉及到了一個關鍵字:碎片化。
協議標準的眾多,成為令身處AIoT大潮中諸多玩家頭疼的一件事。
頭疼歸頭疼,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無論是巨頭廠商,還是創企大佬,都在這個點上選擇了一起坐下來聊聊,究竟是從雲端打通、還是在本地打通,甚至也有在想乾脆在協議上打通或者統一。
也正是這一問題的逐步解決,使得現在智慧家居能夠成體系化發展,從智慧單品到解決方案成為可能。
畢竟,無論是智慧音箱,還是智慧門鎖,要成為家庭的中心,首先要能夠與家庭中所有設備打通。
當然,技術能力也體現在算力突破、算法創新上。
大數據已經瘋狂來襲,與此同時,近年在半導體領域聽到更多的焦慮是,摩爾定律即將終結這一消息。
算力、算法與大數據就如同矛與盾,誰拖了誰的後腿,最終都將會轉換為技術發展速度、經濟成長速度的負反饋。當然,近兩年的算力突破、算法創新並沒有停止腳步,無論是各類GPU、TPU、NPU的出現,其帶來的算力提升,還是諸如深度學習算法、神經網路等各類AI算法的不斷衍進,都成為各類忠於算力、信奉算法的企業的盒中寶物。
你所謂的數據中台能處理什麼量級的數據量,皆由這兩個「參數」決定。
除去平台建設、產業互聯、算力算法,在2019年,還有兩項技術(或產品)或因全球市場格局變化,或因產業鏈生態體系調整而備受重視,這二者即為:操作系統、邊緣運算。
操作系統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只是從谷歌在安卓系統上的政策調整,對智慧型手機市場帶來的蝴蝶效應,也不難看出操作系統的重要性。而在物聯網這塊熱土上,目前可見諸多物聯網系統,以及以語音處理、人工智慧引擎為側重點發展的系統,使得這一領域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哪個系統是最好的呢?自然也是見仁見智了。
至於邊緣運算,則是為補齊雲、端之間對即時運算,有強要求的應用場景,雖然「5G已來」已經喊了整整一年,但是雷鋒網從產業中得到的反饋是,目前要進行產業落地,邊緣運算的應用仍是不可或缺;當然,也有產業專家認為,5G的到來也會是與邊緣運算協作的關係,而並非對立面。
本文為雷鋒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超級互聯網時代,哪些AIoT廠商將成功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