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循環經濟實踐?一次看懂世博展場裡的永續技術
洪嘉鎂
2025-04-16 09:45

2025年世界博覽會(2025年日本国際博覧会/大阪・関西万博)4月13日將於日本大阪夢洲開幕,展出至10月13日。為期184天的展覽,展期主題為「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連結Saving Lives、Empowering Lives、Connecting Lives,以「People’s Living Lab」的概念進行展場規劃,期望能與世界80億人交換創意,共同創造未來社會。

(攝影 / 楊方儒)

2025年大阪世博會當中循環經濟與永續技術的實踐亦成為全球矚目焦點,除了展示前瞻科技外,更將循環經濟的永續理念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

大阪世博部分展館採用模組化設計,可在展會結束後輕易拆卸、重組與再利用,大幅減少建築廢棄物的產生,建材選用也納入再生建材,或是在建材上標記可掃描代碼,甚至針對場館拆除後相關廢棄物建置銷售市場。

能源與碳中和技術邁向場域自給

能源系統的永續轉型是大阪世博的另一大亮點,展場展示回收二氧化碳所延伸的技術,包含運用在建置道路、從低溫或是空氣中回收。此外,展場內可見太陽能板、氫能設施等綠能設施,這些再生能源設施不僅供應展場日常運作所需電力,更期盼打造趨近碳中和的大型示範。

日本館以收集展場內的廚餘進行發酵,產生的生物氣體直接供應館內能源需求。同時,世博會更與環境省合作的甲烷合成與氫能計畫,將再生能源產生的氫氣與廚餘發酵產生的甲烷結合,作為城市燃氣使用,展示了未來城市能源系統的可能樣貌。

資源管理與永續應用

展場內設有完善的廢棄物分類、回收與堆肥系統,鼓勵參觀者積極參與資源回收,在飲食方面也推廣可重複使用餐具、容器,攤販部分則以零廢棄及採購在地作為目標。此外,展場亦導入數位化地圖與資訊服務,盡量減少紙張使用。

在AI與永續發展的交會點,大阪世博展示科技助力循環經濟的推動,如展示AI系統如何提升能源調度、廢棄物回收以及城市規劃,確保資源使用效率。

以水資源為例是目前全球重大議題,如導入AI的智慧農業技術可精準控制每一滴水的使用,展場也讓參觀者親身體驗全球水資源永續的重要性與挑戰,啟發公眾思考資源永續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