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紀念一代半導體宗師施敏教授 從兩岸半導體兩次論戰 看台灣如何維持具主體性的產業政策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3-11-15 09:20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半導體一代宗師施敏於 11 月 6 日離世,享壽 87 歲。施敏在非揮發性記憶體的發明與成就,對全球影響深遠,他同時也是貢獻台灣半導體業發展的重要人物,指導台灣最早期四位工學博士張俊彥、陳龍英、褚暨良及蘇翔,各界都對施敏的辭世表達懷念及哀悼。

在眾多紀念施敏教授的文章中,我看到一篇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觀察》的紀念文,文中談到施敏一生的成就,也提到他對培養台灣半導體人才的貢獻,尤其是他談到歷史上重要的發明創新都是年輕人做的,這點我相當認同。

不過,文章中也提出另一個角度,談到2002年台灣對於半導體業到中國大陸的投資論戰,該文認為台灣應該早一點開放產業至中國大陸投資,否則會對聯電、台積電等公司相當不利,其中包括施敏等許多學者專家都倡議要儘早開放。該文章的這個觀點,我個人就有不同想法,也藉著這個專欄,來談談我對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看法。

(圖片來源:https://www.legacy.com/us/obituaries/sfgate/name/simon-sze-obituary?id=53535445&fbclid=IwAR1RJuiZqwmipBUuI-vDdLLiW-3ViwwqMlIG7l4rvxiQZByQ4m92MVVMs5s

首先,這篇文章中提到,在2021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施敏教授對眾多年輕學生的講話。他說歷史上幾乎最重要的發明都是年輕人做的,因為年輕人腦力強,不但有很強的發明能力,同時也有發現能力。

他舉了好多例子,像愛因斯坦發現 E=mc²是在26歲時,諾宜斯(Noyce)發明積體電路時只有32歲,愛迪生發明電燈泡時剛過32歲,至於施敏做 ohmic contact(歐姆接觸)或者 floating-gate(浮柵)討論時也只有 31 歲左右。

施敏舉這些例子,是期待年輕人能夠對科學發生興趣,瞭解未來科學的重要性,也冀望年輕人可以給人類帶來更多福祉。

施敏提到三十歲年輕人對科學及發明的貢獻,我相當同意。事實上,每個新發明或新產業萌芽之初,都是由年輕人發起與推動,年輕世代沒有包袱,對創新創業義無反顧、拼命向前,雖然最後結果通常以失敗告終,但能闖出來的就擁有一片天。

年輕人的創新能力比身居舊產業的人要強,台灣產業發展歷程就是很好的例證。五十年前在台灣發跡的電腦產業,是從施振榮、林百里這群年輕人開始,至於從工研院起家的半導體產業,當時也是由胡定華、史欽泰、曾繁城、曹興誠等30歲左右的年輕人推動。

此外,聯電、台積電等半導體公司成立時,當時台灣主流產業如紡織、石化、家電等行業,都還搞不清楚半導體有沒有機會,即使投資了也很快就撤退,台塑在15元左右就把台積電出清。半導體後來成長茁壯為主流產業,如今創造貢獻台灣最大的產值與出口。

我在《晶片島上的光芒》一書中提到,台灣發展半導體之初,當時30出頭歲的胡定華就被指派負責IC國家發展計畫,一群沒有包袱、使命必達的年輕人,成功推動了這個改變台灣最大的產業轉型大計。

後來,陽明大學前校長郭旭崧看完書後跟我說,對於交棒給年輕人,他有很多體會。他說,在傳統醫療服務領域,醫生的能力與經驗需要累積,三十幾歲的年輕醫生很難當上院長,但是在需要突破創新的生技醫療產業,就可以交給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這是全新的領域,讓年輕人來擔負重任才是對的選擇。

郭校長是陽明大學第一屆醫學系畢業生,對交棒傳承有不少觀察,他的看法我深有同感。在採訪很多生技新創產業時,我也明顯感受到年輕世代投入創新創業的熱情,只是很可惜的是,台灣對於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有諸多限制,有不少法規還無法與國際同步,年輕人想在生技產業創造出類似電子業的機會,生技產業的政策與法規鬆綁恐怕還要再加把勁。

其次,在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觀察》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另一個觀點,談到台灣應該讓半導體產業儘早到中國大陸投資,這一點我就想表達不同的看法了。

文章中提到,2002年初,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了開拓市場、擴大經營,以聯電、台積電兩家最大晶圓代工廠為首,積極呼籲當局以雙贏為目的,開放8吋晶圓赴大陸投資設廠。

當時,施敏以毫微米實驗室主任身分赴立法院答詢,當時正值各方政治勢力對8吋晶圓廠應否開放赴大陸投資爭論不休,施敏被問及對此議題的看法時指出,8吋晶圓廠兩年前就應該在大陸建廠,再不讓台積電、聯電8吋晶圓廠西進,恐怕兩家公司日後都無法生存下來。

這個觀點當然是明顯表達大陸當局對台商赴大陸投資的立場,不過,2002年台灣的社會氛圍,確實也對開放赴大陸投資有很大呼聲。只是如今回顧這段歷史,大家可以發現,有些產業如筆電赴大陸投資應該是對的,但半導體這種高附加價值產業,卻有必要維持台灣的主體性,否則很難形成如今台灣高度競爭力的局面。

關於台灣半導體業的西進政策,曾經有兩次重大論戰,一次是在2002年中國崛起及台商大舉西進時,另一次則是在2015年紫光董事長趙偉國來台訪問,希望台灣政府開放中國大陸投資聯發科、矽品等半導體公司。

我在中文版《晶片島上的光芒》書中沒有談到這兩段歷史,但在明年第一季出版的日文版中,我就增加了一篇文章談兩岸半導體的兩次論戰,也藉此專欄讓中文讀者先一睹為快。

回顧這兩次論戰,第一次發生背景是2000年後中國大幅崛起,原世大創辦人張汝京因公司被台積電併購,因此帶著一群子弟兵到上海創立中芯。

當時,台灣產學界幾乎都主張政府趕快開放,因為大家都認為中國商機無限,台灣企業要趕快去投資。只有少數人認為,半導體製造是產業中樞與靈魂,像一整串肉粽的粽子頭,若太早去會讓產業根基流失。

後來,聯電支持的和艦率先到大陸投資,也因違反政策偷跑,所以衍生出和艦案,曹興誠後來也辭去聯電董事長。

不過,半導體投資大陸的政策,也很快就開放了,是以企業在台灣12吋廠生產一萬片後,才能西進設八吋晶圓廠的原則,接受廠商申請。後來台積電於2002年提出赴陸申請,2004年便正式在上海松江量產。

第一次的論戰沒有持續很久,最後以限制投資高階技術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為政策原則。不過,第二次論戰的熱度及範圍就明顯擴大,也引起社會上更多討論。

第二次論戰發生在2015年,時任擔任紫光董事長的趙偉國來台叫板,要求台灣政府開放讓大陸企業投資台灣半導體公司,他也點名多家有意入股的企業,產業界也大多表示支持。

趙偉國來台灣時,當時兩岸的政治氛圍與經濟環境,都與現在有很大不同。當時台灣電子業狀況並不好,包括DRAM、面板、太陽能及LED等四大「慘」業大多破產或虧損,許多公司的股價、經營與資金都面臨挑戰,但對岸中國正值互聯網產業發展達到顛峰,阿里、騰訊及百度等在美中港等地募得許多資金,正是口袋中現金最飽滿的時刻。

因此,當趙偉國提出要收購台灣半導體企業時,確實有不少經營者表達贊同,不過,可能是趙偉國來台講話太強硬囂張,因此引起社會普遍反感,其間有不少學者跳出來大力反對,開放政策也因此暫緩。後來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換黨執政,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上台,最後祭出限制陸資投資台灣半導體公司的政策。

從2016年至2018年,川普總統上任後,很快就發生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之後許多陸資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紫光破產且趙偉國入獄等。如今許多產業界也很慶幸,當年政府沒有開放陸企投資台灣,否則現在恐怕又是完全不同的局面了。

從兩岸半導體的兩次論戰,我的觀察是,產業政策考量的因素相當多,不能只是想到市場機會,或是兩岸一家親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所有產業競爭都是國家與國家的資源競賽,是從產業聚落、資金人才及經濟命脈等的競爭,若沒有從台灣產業發展的主體性出發,任何產業政策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嚴重影響到國家的經濟與競爭力。或許這是台灣可以從兩岸半導體論戰中,累積與學習到的最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