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能賺多少錢?其營收的天花板又在哪裡呢?
大壯旅 / 何渝婷編譯
2019-12-30 11:24

(示意圖/取自pixabay)

每當談完了自動駕駛技術,許多人會不自覺轉到商業問題上來,他們的問題很直接也很簡單,就是自動駕駛汽車到底能賺多少錢?其營收天花板又在哪?

眼下,大量風投、汽車製造商、科技巨頭與新創公司,打破頭都要湧入這個行業。原因也很簡單,它們等的是雨後那片彩虹,而彩虹背後是賺不完的錢。

行業分析師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發光發熱的好機會,他們會時不時給出自己的營收預期,其中一些認為自動駕駛產業年營收的落點會在5000億美元左右,而更大膽的分析師則給出,年營收1兆~5兆美元的超驚人數字。

差別如此之大,是前者太保守還是後者太樂觀?那些滿懷期待瘋狂撒錢的投資者,是不是有些盲目了?

自動駕駛套件能賺錢嗎?

除了打造全新形式的原生自動駕駛汽車,許多廠商還希望借助價格低廉的自動駕駛套件,對現有車輛進行改造。

想像一下,光美國汽車保有量就有2.5億台,即使薄利多銷,這也是個極端龐大的市場。如果通過這種方式就能讓自動駕駛平民化,我們離世界大同就不遠了。

可惜,現實與想像差別有點大,因為想把現有車輛改造成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太難了。

從市場上現有的自動駕駛套件來看,它們大多非常粗糙,即使投入使用風險也非常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打造一輛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就像在做腦部手術,半吊子的產品只會害了用戶。

當然,也有陰謀論認為,有些人使勁打壓自動駕駛套件,是為了維護大公司的利益,這樣的做法還斷絕了普通人擁有自動駕駛汽車的可能。

面對這樣的言論我只能說,誰不希望讓大家都用上便宜實惠的自動駕駛啊?但前提總得是安全吧!畢竟讓一個幾噸重的巨物橫衝直撞,可是相當危險的。

大膽估算

當我們遇到類似計算問題時,可以訴諸於「信封背面計算法」(back-of-the-envelope,意為在信封背面粗略計算,它比猜測準確,但又比不上精算)。

科技產業面試時,經常會用到一個經典的問題,即讓技術人員估算一下,紐約城到底有多少檢修孔。這種匪夷所思的問題跟技術人員的工作完全無關,如果不專門去谷歌搜尋一下恐怕沒人能給出答案。

擅長邏輯思維的技術人員哪能敗下陣來,況且這並不是個無解難題。聰明的技術人員會充分利用紐約城網格形的佈局,透過橫向和縱向街道數得出大致的檢修孔數量(假設每個交叉路口有一個檢修孔的話)。

當然,想用上這種方法,你首先得瞭解紐約城的地形,幾縱幾橫都銘記在心的那種。因此,即使你有方法,恐怕不查點資料也很難給出正確答案。

稍微跑題一下,我們還是得回到「信封背面」計算法,這一概念的核心是使用綜合指標得出相對合理的估算結果,接著再基於這一結果考慮其他問題。

在許多力求精確的人看來,「信封背面」計算法得出的結果確實原始又粗糙,而且「上不得台面」。不過,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絕對啓發性十足,靠著它許多人能對問題進行深挖,從而找到更多水面以下隱藏的細節,以支持自己的猜想。

大前提解釋清楚後,我們就能通過「信封背面」計算法,來預估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營收天花板在哪了。

當然,還是要提醒大家,本文給出的數字只能算粗略估算。

自動駕駛等級

現在還提自動駕駛等級確實有些老生常談,但在這裡澄清一下,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相當必要。

所謂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指的是那些AI可以hold住全場,不再需要人類輔助的車輛。換到SAE的語境中,它們就是Level 4和Level 5自動駕駛汽車。至於我們常說的Level 2和Level 3,則需要人與AI共同負責駕駛任務,它們屬於半自動駕駛,也被稱為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當然,現在我們還搞不出Level 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至於未來能不能搞出,何時能搞出也都是未知數。不過,一些Level 4項目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雖然有人吐槽稱這些在公路上測試的項目是將普通人當白老鼠)。

鑒於半自動駕駛汽車依然需要人類駕駛員參與,因此此類車型開起來跟現有車輛差別不會太大,所以也就不包含在本文的估算結果中了。此外,一直以來我都對Level 2或Level 3有看法,畢竟有很多人會輕信所謂的先進技術,他們甚至在半自動駕駛汽車上打瞌睡。

自動駕駛汽車與其潛在營收能力

既然說的是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那我們就不用考慮駕駛員這個因素了,因為車上的所有人都是乘客。

許多人曾預言稱,我們的出行方式即將發生巨變,公共運輸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會成為主流,而私人擁車將逐步消亡。

未來,汽車巨頭、叫車巨頭和科技巨頭,將成為人們自動駕駛出行的主力提供商,因為打造一個自動駕駛車隊實在是太佔資金了。當然,如果你錢袋足夠深,也可以自己買車組建車隊,只要能拿到營運執照並搞定需求分配算法,也可以在這一行賺錢。

在我看來,這樣的預言太理想化了,無論如何發展私人擁車制都不會徹底崩潰。我的邏輯也很簡單,既然自動駕駛汽車能自己出門賺錢,我為什麼不買一輛讓它幫我賺賺外快呢?這種好差事可不能只讓大公司享受。

不管怎樣,已經沒人否認自動駕駛汽車的「潤滑劑」功能,它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深刻影響(希望是積極影響)。

眼下,美國人每年花在開車上的時間大約為700億小時,自動駕駛化後這些時間都會重新回到人們手中,能釋放多麼巨大的生產力啊!

這樣一想,自動駕駛汽車即使收費貴點也挺合理。至於到底如何定價,現在還沒人清楚。在這裡,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一下。

從數據上來看,美國人每年要開車行駛3.22兆英里。如果你第一次見到這個數據,可能會驚掉下巴。

如果這些里程全部由自動駕駛汽車完成,得創造多少營收?

下面我們先做一系列看似極端的假設,比如假設路上只有自動駕駛汽車,人們每年的行駛里程變化不大等。

這樣的情況下,乘坐自動駕駛汽車每英里要付多少錢?

從Uber當下的標準來看,人類駕駛員提供服務的網約車,每英里收費大約在1美元左右。至於自動駕駛汽車,一些專家認為其服務費用只是現在車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0.35美元。

在這裡,我們要用到以下簡單公式:

即預計年營收=行駛里程數x每英里服務費,套用現有數據可知,美國市場自動駕駛汽車的年營收天花板為1.12兆美元。

1.12兆美元可真不是個小數字,即使與其他幾個美國支柱產業相比也毫不遜色(比如房地產),怪不得大家都打破頭要衝進來分一杯羹。

不過現在問題在於,到底多久之後投資者才能見到回頭錢?他們前期砸下的真金白銀,最後能否「加倍返還」呢?如果收益遲遲不來,1.12兆美元的年營收不就成了海市蜃樓?不知每四個月一次的「滴血」財報,投資者還忍心看多久。

這就到頭了嗎?

前面我就說過,自動駕駛化後每年省下的700億小時,會重新歸駕駛員分配,而這些空閒時間能創造巨大的營收機遇。

廣告商們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

要知道到時人們不但會被「困在」車廂裡無事可做,而且面前還少不了各種顯示資訊的大螢幕,再加上5G的輔助,這些時間絕對價值連城。除了廣告,借助自動駕駛汽車變現的方法還多著,比如線上娛樂和物聯網等。

因此,1.12兆美元的營收天花板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雖然我們現在無法預估這一數字,但如果說附加值能佔到年營收的20%,那麼這個數字就能進一步成長到1.34兆美元。

別忘了,未來可能還會有大量誘導需求出現。這裡我們說的誘導需求,指的是一旦有了某些新功能,基於這些新功能就會生發出額外需求。

一些人相信,自動駕駛汽車終將一統天下。這也就意味著,每年3.22兆英里的行駛里程可能有點低了,自動駕駛汽車帶來的出行誘導需求可能會相當恐怖。

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來美國人的出行里程一直在成長,年成長率約為2.8%。因此當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落地時,3.22兆英里可能就是毛毛雨了。

於是,我們就有了個新公式:

即預計年營收=(正常年行駛里程+新增年行駛里程+誘導需求里程)x每英里服務費+廣告年收入+資訊娛樂年收入+物聯網年收入+其它雜項年收入

假設新增里程能佔到3.22兆英里的20%,再加上另外20%的誘導需求,每年的總行駛里程將成長到4.5兆英里,乘以每英里0.35美元的服務費,年營收將順勢提升至1.58兆美元。如果再加上廣告等其它額外營收,總營收衝到1.89兆美元很輕鬆。

如果到時服務費沒這麼便宜,恐怕總營收還得進一步攀高。

所以說,單是美國市場自動駕駛汽車年營收就能接近2兆美元。

那麼這個數字合理嗎?

我感覺沒什麼問題,畢竟許多分析師認為,全球自動駕駛年營收能達到5兆~7兆美元,美國市場佔到其中的2兆美元絕對沒問題。

總結

自動駕駛汽車一統江湖並非一蹴而就,它們在所有車輛中的佔比是緩慢上升的,什麼時候它們佔比達到50%,年營收就能站上5000億美元的台子。如果滲透率達到75%,就能達成1兆美元的年營收目標。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那就是由於傳統車輛大部分時間都在停車場休息,因此自動駕駛時代車輛保有量會迎來大滑坡。大多數專家認為,要保持3.22兆英里的行駛里程,我們不再需要2.5億台車了。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組建車隊的成本問題,因為巨大的營收並不意味著高額利潤。畢竟不停在路上奔忙的自動駕駛汽車,恐怕4年時間就老化了。

本文為雷鋒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自動駕駛行業營收的天花板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