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和GPU外,英特爾、輝達等爭奪新型數據中心晶片主導權
彭新 / 何渝婷編譯
2021-08-30 10:50

隨著摩爾定律放緩,CPU、GPU的單獨算力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各大晶片巨頭均在尋找多元算力方案。

輝達近期便在傳統GPU產品之外,推出了DPU(Data Processing Unit,數據處理器)。

隨後,主要晶片巨頭紛紛回應。

2021年6月,英特爾發表IPU(基礎設施處理器),功能與輝達的DPU類似;AMD則在2020年10月宣布,計劃以350億美元收購美國FPGA(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晶片)企業賽靈思。

黃仁勳此前在採訪中稱,目前數據中心已經被軟體定義,為確保安全,需要讓應用與控制中心跑在不同的計算單元上。以安全為例,由於大量任務都跑在CPU上,駭客可以通過雲端的應用,入侵整個數據中心。而網路、儲存、安全和虛擬化等基礎功能將由DPU驅動,與跑大部分應用的CPU之間,增加了一個隔離層。英特爾則將之比喻為類似於飯店劃分住客和員工活動不同區域的做法,在雲端對用戶和雲端服務提供商的工作負載,進行區隔。

英特爾對IPU的定位類似,「基本上,我們可以把一些數據負載從CPU轉移到IPU。IPU有一些優化的儲存網路和管理加速功能,例如可以處理儲存協議、壓縮、解壓縮、加密校驗和數據重新傳輸。不僅僅是基本的網路協議,還有儲存協議。」英特爾公司數據平台事業部技術長Guido Appenzeller,在本週的英特爾「架構日」期間表示。

Guido Appenzeller提及,此類晶片其它公司稱之為DPU,而英特爾稱之為IPU,實際上兩種晶片功能上沒有根本性差別,只是命名不同。

市場普遍認為,隨著大型數據中心已經高度分散化,很多數據是在各台主機間來回穿梭,通過在數據流節點上放置IPU等晶片進行介入,可以做一些數據的處理和預處理,再由此類晶片將任務分發給CPU、GPU和AI晶片等進行運算。

類似的思路,此前在業內被稱為「智慧網卡」(SmartNIC)。與傳統網卡相比,很多智慧網卡集成了Arm CPU和可編程FPGA晶片。以英特爾為例,其新公布的IPU就有基於FPGA產品,也有專有晶片ASIC IPU設計方案,是英特爾與大型雲端服務提供商聯合設計開發的,都是通過訂製晶片方案,來更高效地處理數據。智慧網卡還能在網卡上加載應用,類似手機走向智慧化。

現在,英特爾決定從伺服器CPU、GPU乃至IPU向對手全面進攻。英特爾稱,其視IPU為英特爾雲端運算戰略中的一個戰略性組成部分。未來,客戶可以利用其通用運算、XPU和加速資源,迎合數據中心「微服務」發展趨勢,進一步降本增效。

在中國,由於IPU是一個全新的賽道,現在幾乎處在百花齊放的狀態。2021年,已有芯啓源、星雲智聯、中科馭數、大禹智芯等新創晶片企業獲得了新一輪融資。其中,芯啓源、星雲智聯更是在幾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

有投資人認為,IPU市場雖然熱門,但由於概念較新,未來會演變成什麼樣很難預測。但從趨勢來看,輝達、英特爾、博通、Marvell等一眾晶片巨頭投入巨大,獨立創業公司是否有機會仍需要觀察。

本文為界面新聞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CPU和GPU之外,英特爾、英偉達等爭奪新型數據中心芯片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