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慘痛教訓,英特爾將在2024年實現5nm製程
李晨 / 何渝婷編譯
2019-12-10 09:45

(取自Intel 粉絲專頁)

就像肯德基和麥當勞,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樣的「勁敵」設定,英特爾和AMD也是這樣一對「相愛相殺」的情侶。

好對手局面在2005年末出現了變化,這是AMD最後一次和英特爾在市佔率上接近,隨著2006年酷睿2雙核處理器的發布,以及AMD後續在「推土機」(Bulldozer)和「打樁機」(Piledriver)架構上的失敗,英特爾逐漸開始壟斷了個人PC處理器的市場。

(AMD VS Intel. 圖片來自:Wccftech)

查看近些年來英特爾和AMD市佔率可以發現,在2006年開始,英特爾就和AMD逐漸拉開了差距,並在不久之後進入到「八二開」的時代。根據Benelux市場研究數據,在2017年Q1英特爾的市佔率高達90%以上,但一年之後因為AMD Ryzen系列表現出色,AMD的市佔率逐漸回暖,2018年Q1英特爾的市佔率已經下降到72%,到了18年Q4,英特爾和AMD的市佔率達到了13年來最接近的一次,53%VS47%。

這種大逆轉讓長期佔據絕對優勢的英特爾,不得不站出來表態了,在日前的瑞士信貸技術年度會議上,英特爾現任CEO斯萬(Bob Swan)表示,英特爾將不再專注於壟斷個人處理器市佔率,而是轉向30%的全矽(all-silicon)TAM(Total Available Market總體有效市場)。

(Bob Swan. 圖片來自:Barron’s)

斯萬表示,過去佔據90%的市佔率,讓英特爾逐漸變得盲目和自大,從而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機會,甚至很多財務模型都直接用英特爾的收入,來估算CPU市場這個盤子的規模,比如2017年英特爾全年收入574億美元,那就可以預估整個市場的規模在660億美元左右。

斯萬表示,他們現在正在內部摧毀這種90%帶來的優越感和壓力,保持在全矽30%的目標,上班會更加健康。同時回顧英特爾過去幾年的投資,比如5G、自動化領域、Altera併購、雲端技術等,其實都是非常關鍵的技術領域。斯萬期待通過這些領域帶來機會,讓英特爾在更大的全矽TAM上保持應有的佔率。

(圖片來自:XFastest News)

30%的全矽TAM,意味著英特爾現在有著更大的成長空間和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公司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發展Nervana處理器及其Xe GPU,從而準備在新的市場張爭奪市佔率。

7nm什麼時候來,10nm又出了什麼問題

斯萬還對英特爾為何會到現在的局面,以及如何扭轉市場的頹勢做出了回覆。

首先是市場和需求的成長要比預期的更快,英特爾原本預計2018年 CPU和服務器的市場成長率在10%,但實際市場規模的成長達到了 21%。一方面這讓英特爾錯失了許多良機,不過另一方面英特爾轉型的時候,也有比預計更大的市場需求。

(圖片來自:AnandTech)

另一方面就是沒有及時投入到10nm工藝技術中,反而是繼續打磨14nm來帶來更高的性能。

最後就是在自家工廠引入了手機數據機的製造,加上10nm的延遲和市場需求的成長加快,讓英特爾喪失了足夠的空間去做好每一件事。

儘管大部分消息都是我們已經說過上百遍的老掉牙消息,但這次確實英特爾官方給出了足夠充分的理由——生產手機的數據機,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生產CPU上面,這讓英特爾甚至連14nm的產能都無法滿足。

斯萬也坦率表示,英特爾對自己超越產業標準的能力過於自信,並因此遭受了反噬。斯萬稱之為「疤痕組織」。

(圖片來自:Wccftech)

「疤痕組織」始於摩爾定律,兩年時間帶來兩倍密度升級,從 22nm到14nm,從14nm到10nm基本都是如此。但英特爾卻為這個系數設立了更高的標準,比如從22nm到14nm的倍數是2.4倍,而從14nm到10nm則會使2.7倍,也正是這種過高的標準和自信,讓英特爾的步伐變得緩慢。

而進入到7nm時,斯萬還表示不會把系數再定到2.4倍或2.7倍,而是和之前的兩倍保持一致。按照目前的規劃,英特爾的5nm技術的性能,將對標競爭對手的3nm。

另外斯萬還表示過去打磨14nm到14nm+、14nm++帶來了很多寶貴的經驗,而他預計Intel會在2021年Q4上馬7nm工藝,到2024年下半年帶來5nm製程。

放低姿態的英特爾,恐怕不會再擠牙膏了。

本文為愛范兒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英特爾不再痴迷於壟斷個人處理器市場,2024 年實現 5nm 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