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跨境電商趨勢論壇》貝殼放大商務顧問林祖儀:當前的募資環境運用「前測」方法論,事前掌握市場動態有助群眾募資成功率大幅提升
ernest
2022-12-01 17:35

「群眾募資市場在近十年來發生許多巨變,從我自己深入參與這個產業所觀察到的現象,十年前的原創産品或社會公益成爲提案團隊,當時發起群募集資,往往是充滿熱忱、夢想,但募資上線後能不能夠成功,坦白說我們不知道,很多時候好像是看運氣,當時如果一個集資能到百萬,就會覺得破了臺灣記錄或世界紀錄。」貝殼放大商務顧問林祖儀,在《2022跨境電商趨勢論壇》中表示。

貝殼放大本業在擔任群眾集資顧問,在去年推出自有群眾集資平台「挖貝(Wabay)」,等於也能幫助臺灣許多電商業者,透過群衆募資平臺把商品上架到海外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挖貝陸續推出「認證徽章制度」、「贊助者滿意度與評價」等功能,讓群眾募資的運作更為成熟,也讓十年後的今天,一檔群眾募資活動只要行銷操作得宜,募得千萬甚至上億的金額,不再是夢想。

至於十年之間,在執行群眾募資有哪些明顯落差,或是會怎麼運用數據,如何讓募資運作更有制度化?林祖儀解釋,現在群眾募資習慣運用「前測」,也就是募資活動開跑之前的30~60天,先執行前測階段,透過問券蒐集未來潛在支持者的意向。因此可以蒐集到的數據,就包含市場整體對產品的接受度,提案方可以根據回饋,持續優化產品配色、材質等設計。

又或是更實際面的數據,是潛在消費者願意花多少金額贊助,進而讓提案者在設計產品價格時更有所依歸。因為這套前測方法論的普及化,掌握更多市場的質化數據,並且搭配標籤方式做數據分析,讓群衆募資的成功率相對提升,瞄準銷售的受眾也更加精準。後來這套方法論開始從臺灣複製到海外市場,幫助臺灣業者在進軍海外,做群募時候更有所本。

另一方面,也因為群衆募資的運作方式,例如原創商品可以先到募資平台測試水溫,收到實際訂單之後,後續幾個月或半年再投入生產、出貨。等於透過C2B的模式,取代原本先製造後銷售的B2C商業手法。因此對於臺灣電商業者具備原創商品開發能力,想到海外測試水溫,群衆募資就是可以借力使力的工具,先鎖定一個市場觀察當地對新品的接受程度,進而動態調整後續的生產排程及行銷預算。

至於貝殼放大未來的國際化布局有哪些動向?林祖儀回應,國外集資平台經常可以看到很棒的原創設計,臺灣不乏很多具備原創設計或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因此要幫助這些商品推到國際,貝殼放大目前會優先鎖定歐美、日韓等市場。

不過考量歐美的風俗民情跟亞洲還是有段差距,因此目前國際策略會更著重在日韓兩國,不僅貝殼放大的網站有規劃日文、韓文版本,同時也會依據臺灣商品屬性,協助判斷比較適合到日韓的哪些募資平台上架,讓臺灣MIT品牌形象能持續在國際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