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XT未來科技產業高峰會》陽明山未來學社創會理事長朱嘉明:拆解當前數位科技創新的10大重要特徵
ernest
2022-09-08 13:30

「人類歷史到至今公認250萬年歷史,人類文明史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其實只有一萬年而已,新石器時代以降,進入農業社會大約有9,800年,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大約維持250年,如今邁向資訊社會大約發生有30年。」國際著名經濟學家、陽明山未來學社創會理事長朱嘉明在第七屆WHATs NEXT未來科技產業高峰會表示。

想要知道數位經濟時代如何創新,就必須從資訊社會的理解,洞悉資訊社會與工業社會有哪些本質上的差別?朱嘉明首先指出,資訊社會最重要特色是科技主導,更精確定義則是「科技創新」主導。過去是經濟主宰社會發展,如今在數位化時代,經濟被納入為科技創新的體系當中,科技創新才是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能量。

至於從哪些方面證明現代社會,是被創新科技所決定?朱嘉明一一細數,數位時代與工業時代的有10個明顯的差異特徵。

第一,科技創新推動科學技術化、技術科學化。過去科學與技術的關聯度沒有直接有密切關聯,但現在社會真實情況,所有科學行為及研究,要依賴技術的支持及參與,另外技術也有助於對科學研究的推動。例如太空研究,需要太空望遠鏡技術支持,才能對太空宇宙有進一步知識累積,是基於科技工具提供的支援。另外,現在技術也包含科學的滲透及影響,例如量子電腦來自量子科學的基礎支撐,科技與技術的邊界逐漸消弭,是首要在資訊社會明顯的特徵。

第二,基於核心技術、集群技術的互動,任何產業都可以持續發展核心技術。因核心技術是基礎理念之下支撐產品實現的關鍵路徑,今日的科技在核心技術的周邊會形成技術集群,透過不同行業領域的支持,讓創新技術結構更為多元化。因此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技術集群,資訊科技是無法推展開來。

第三,技術主導的創新時代,所有技術創新都存在先發優勢,造成規模效應。也因為有先發優勢跟規模效應,造就世界級的超級科技優勢。

第四,工業時代的週期已經被打破和改變。工業時代的經濟危機錶現為:商業週期有所謂的蕭條、危機、復蘇和繁榮這樣明顯的階段,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科技創新打破了傳統的經濟週期,形成長週期和長波效應。科技創新正在深刻地影響基於工業時代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體系。

第五,原來理解的經濟結構產生重大改變。以前通常所說的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定義,或是以生產要素為特徵的資本密集、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的理論,都已經過時。現在數位革命讓產業型態解構重新組合,每個產業很難不受到數位革命所影響。

第六,創新時代因為數位經濟發展,導致社會大眾對時空認知有新的見解。例如虛擬經濟,NFT、元宇宙、數位孿生都是數位經濟的範圍,打破實體地理空間,使用者能進入到數位化虛擬空間,在此情況之下超越對時空理解,明顯在以前農耕社會是很難想像的。

第七,數位經濟從經濟學的角度,創新成為經濟體內生發展核心能量。沒有創新經濟的經濟體,不論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都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從根本上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的增長理論。

第八,創新導致科技規律成為比經濟規律或者社會法則更為重要。例如摩爾定律和沒珂卡夫定律。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顛覆定律,因為科技的發展是以指數的速度而人文社會的演變依然是均從線性模式,這樣下去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

第九,創新改變了工業時代危機的模式。在傳統物質經濟時代,經濟危機來自於物質生產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矛盾,常常表現為供給過剩而需求過少。而科技創新不存在這樣的矛盾,其具有的內在動力形成供給,同時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是無限大的。

第十,現代國家強勢介入科技創新。錶現為戰略選擇、國家資本介入和政策傾斜。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集中錶現為科技競爭,世界的根本秩序是科技秩序,那種傳統的商業危機模式的影響力正在顯著的消失。

現在是2022年,如果我們展望未來,我們已經可以清楚的判斷,在數位經濟時代科技創新將主導人類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活動,將直接關繫人類日常生活到國際事務的體繫,這就是 WHAT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