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咖啡來了!芬蘭科學家推出首杯細胞培育咖啡
張成晨 / 何渝婷編譯
2021-10-19 14:45

(圖片來源:VTT)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咖啡變得越來越複雜,但隨時隨地喝咖啡越來越容易。除了便攜的速溶、掛耳、膠囊、冷凍乾燥、咖啡液,還有各式精品創意咖啡可供選擇。不過,實驗室裡的「人造咖啡」你喝過嗎?

近日,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運用「細胞農業」成功培育出了第一杯「人造咖啡」。

VTT生物技術負責人Heiko Rischer博士表示,傳統農業種植咖啡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因此想以生物技術替代傳統農業生產咖啡。

據美國農業部,相比2019年,2020年的全球咖啡總產量較同期上升 4.14%,目前全球咖啡的生產量大約為每年1000萬噸,未來咖啡的需求仍會繼續增加。但全球都在面臨著供應緊張的問題,如果趕上旱季雨量不足,咖啡產值將被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傳統咖啡產業會造成許多環境問題,像是種植面積擴張導致森林砍伐,甚至包括敏感的熱帶雨林地區;咖啡豆在濕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咖啡廢水和果實殘渣;許多咖啡產國都是低收入國家,往往無法科學處理廢物。

面對可持續性挑戰,在實驗室培育「人造咖啡」或許是一種替代方案。

在人造咖啡之前,我們更熟悉的是人造肉。常見的人造肉分兩種,一種別名大豆蛋白肉,另一種利用動物乾細胞製造而成,後者對人造咖啡更有參考價值。

以培育人造牛肉為例,步驟大致如下:第一步,對牛進行活檢,從它身上獲取活的肌肉組織;第二步,從牛的肌肉組織中分離出乾細胞;第三步,將乾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增殖生產出肌纖維。

理論上,人造肉具有很多好處:培育環境百分百可控,無菌也無污染;在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同時保護水源、土地和能源;提取乾細胞的手術對牲畜造成的痛苦很小,不過口感和經濟成本就另當別論了。培育一片薄牛肉需要大量肌肉纖維細胞,2018年某以色列團隊推出的人造牛肉,一片就價值50美元。

人造咖啡與人造肉技術基本相同。咖啡植物的細胞培養從植物的一部分(例如葉子)開始,形成的細胞在特定的營養培養基上繁殖和增殖,然後被轉移到生物反應器中,並從中收穫生物質。培育得到的物質經過晾乾、烘焙、發酵,最終形成可以沖泡的咖啡。

這一研發過程需由植物生物技術、化學和食品科學等多領域的科學家共同參與。

相比之下,培養咖啡比培養牛肉成本更低,擴大規模也更簡單,因為植物細胞可以自由生長、懸浮在培養基中,而動物細胞附著在表面上生長。研究人員還計劃進行不同咖啡品種的細胞培養,通過修改烘焙過程生產完全不同特性的咖啡。

據研究人員親身體驗,第一杯細胞培育咖啡聞起來和嚐起來都像普通咖啡。人造咖啡和用於參照的普通咖啡,都源於咖啡植物「小果咖啡」,即阿拉比卡咖啡。

Heiko Rischer博士表示:「然而,咖啡製作是一門藝術,需要在專家監督下迭代優化,我們的工作標誌著此類工作的基礎。」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努力實現人造咖啡的「可供應生產」。細胞培育咖啡還只是實驗性飲品,需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管批准才能商業化。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細胞培育咖啡獲得監管批准需要4年,下游加工、產品配方、市場引入則是通往商業產品的額外步驟。

Heiko Rischer博士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公司參與進來,助力細胞培育咖啡的商業化:「我們現在已經證明實驗室種植咖啡可以成為現實,但這項工作的真正影響,將由願意重新考慮食品成分生產的公司實現。VTT協作並支持大型企業和小型公司,在其產品開發中把握機遇。」

和人造肉類似,人造咖啡同樣具有環境效益,首先表現為它沒有任何季節性依賴或對殺蟲劑的需求。此外,衣索比亞、東南亞地區等咖啡主要產地,可借助細胞培育技術減少咖啡產業的負面影響;芬蘭等不適宜咖啡自然生長的國家,也可能成為咖啡的供應商。

人造咖啡項目是VTT「運用生物技術生產日常農產品」計劃的一部分,與VTT的戰略研究目標「細胞農業」相關聯,細胞農業是實現更可持續糧食生產的途徑之一。VTT的官網上寫道:「我們使用細胞工廠(cell factory)解決方案來引導發展,生產不需要田地或動物的合乎道德和美味的食物。」

本文為愛范兒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人造咖啡來了!芬蘭科學家推出首杯細胞培育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