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連請銀行幫忙收錢,銀行都會怕! 連續創業家諦諾智金劉晉良:台灣還停留在二戰時代的法令與心態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2-09-12 09:30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我對台灣金融科技(FinTech) 的創新創業一直很關心,最近與諦諾智金創辦人劉晉良一聊,發現已上線四年的aifian平台,又進一步綁定包括以太坊錢包在內的近200個數位錢包功能,讓用戶可以將實體資產全部一站管理。劉晉良是很有想法的連續創業家,諦諾的創業經驗很值得分享。

諦諾智金(Adenovo)創立於2014年,旗下aifian平台則是以 AI + finance 命名,目標是打造專屬用戶的資產管理平台。打開 aifian,能時刻查看每個資產的現況,包含數量、市價、新舊程度,還能藉由平台媒合,進行資產的升級、管理、活化、租賃、轉讓及回收,滿足用戶的全方位需求。

aifian平台從2018年上線至今,目前已累積30萬名會員,其中10萬人是活躍用戶,大部分是來自台灣的年輕人,但居住地點則除了台灣之外還有美國、中國等地,目前平台業務佔比最大的,就是來自汽車租金及貸款月費。

aifian平台提供汽車租賃媒合服務的特色是,一般賣價100萬元的汽車,若分三年36期繳貸款,加計利息,平均每個月要繳三、四萬元,但aifian採用美式租賃的計算方法,用戶是以訂閱方式擁有三年使用權,100萬元的新車,三年折舊後還有60萬元的價值,因此只用40萬元的價格來計算,加計利息後每個月的訂閱費用頂多1萬多元,這對許多用戶尤其是年輕族群相當有吸引力。

三年訂閱結束後,用戶有權利選擇買斷車子,或是就還給aifian,買斷價錢就是先前講的60萬元。至於aifian只扮演平台的角色,至於車子則屬於租車公司,未來用戶若選擇不買斷車子,這台二手車可以繼續在平台上繼續做租賃或訂閱,當平台用戶不斷增加,買賣租賃的經濟規模擴大後,aifian就能創造更大收益。

(aifian創辦人劉晉良)

劉晉良在創辦諦諾前,就曾在俄羅斯創業。2009年,他從紐約大學畢業,正是金融海嘯危機之後,由於美國就業市場低迷,求職不易,在俄羅斯同學的建議之下,劉晉良前往俄羅斯念書,由於同窗是俄羅斯富二代,他因緣際會在俄羅斯創業,從車聯網做到車貸,公司成立四年就被俄羅斯政府收購。

回到台灣後,他創辦了諦諾,至於aifian平台,一樣鎖定汽車貸款領域,原因是在台灣第一次買車時就被騙,倒楣買到肇事車,之來第一次買汽車險也被騙,多花了一大筆錢。很愛車的他,也有多次買二手車經驗,但與二手車商打交道,一樣遇到很不舒服的經驗。

他說,台灣賣二手車的店,總是讓人覺得又恐怖又詭異,一看就覺得銷售人員都不是善類,像他一個大男生走進店裡,都會感覺有點怕怕的。他也有很多朋友買二手車,結果發現車商賣給他的是肇事車,後來去找車商理論,六、七個大漢把鐵門拉下來,關起門來和他「協商」,結果當然什麼賠償也沒拿到。

因此,在建構aifian的服務平台時,他除了提升各種資產管理的服務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不公平、不對等的買賣關係中,加強提供用戶在金融甚至法律訴訟的服務,例如若有用戶遭遇欺騙等不公平待遇時,像買到肇事車或保險被坑時,平台可以幫客戶去告車商,過去個人要告車商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光律師費就至少五萬元起跳,但aifian平台規模大,律師費絕對可以降到最低。

劉晉良也說,他一直很奇怪,台灣很多進口車的售價,都是國外價格好幾倍,像某一個型號的歐洲車款,台灣售價可能是美國的三倍,這種貴到完全沒天良的現象,一定是某些地方出了狀況,因此許多代理國外汽車品牌的台灣公司,才能創造驚人暴利。

現實中的不完美,其實就是創業的機會,社會愈缺憾,就愈有創新創業的空間。台灣汽車產業過去可能為了保護本地車商,因此建構一套傾斜既得利益者的法令與行政措施,這種缺陷造成消費者的不滿,就成了劉晉良創業最強烈的動機及最好的養份。

大家一定聽得出來,上面說的這段話,有十足的諷刺意味。但老實說,許多創新確實都來自對現實的不滿,創業家想打破這種不合理現象,最後才會選擇創業。所以,政府既然無力解決既得利益者的問題,只好鼓勵更多創新創業,用年輕人的創意,來解決舊社會的問題。劉晉良的aifian,就是想用新方法來解決這些舊問題。

劉晉良從俄羅斯創業成功後回台灣,他也感受到台灣有很多奇怪的事,例如停留在二次大戰時的舊法令,到現在都還未改變。另外金融機構也是保守謹慎過了頭,像他們做汽車貸款業務,他從一開始就不打算碰金流的事,全部委託給金融機構做,「但連請銀行幫忙收錢,銀行都會怕」,他是在與銀行周旋好久後,才得以開台做生意。

劉晉良提到的這件事,我也深有同感。我擔任過一家新創FinTech公司董事,這家公司是做互助保險與線上P2P業務,早年金融機構不只把FinTech新創視為洪水猛獸,甚至一開始還極力打壓,以保險公會名義把這家小公司告上法院,訴訟持續多年後才落幕。諦諾不過是在收錢上被小小刁難一下而已,算是運氣較好的。

至於政府對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的態度,劉晉良也建議,最近幾年詐騙事件很多,而且手法一直翻新,所以政府一直在處理各種詐騙與犯罪,對於推動FinTech的發展,當然也是很謹慎小心。但是,政府若想要獎勵企業,對於諦諾這種出口型的金融科技,其實是可以特別鼓勵的。

他的理由是,因為aifian平台服務的不只是台灣市場,也做美國、中國等海外市場,例如留學生在海外租車或買汽車的貸款等,這些業務是原來台灣公司做不到的,台灣新創到世界各地征戰,這種出口型的金融科技,應該要更被重視及鼓勵。

(aifian創辦人劉晉良)

採訪劉晉良後,我有兩個心得與結論。首先,政府當然應該鼓勵創新創業,用更多的創新來解決舊社會的問題,但政府優先重要的事情還是,應該把基礎的法規、遊戲規則及商業環境先建立好,否則遊戲規則太偏袒某些人,創業家一樣很難施展,搞不好被磨個幾年,想做事的企圖心早就被磨到消失不見了。

其次是,創業一定要從現實世界中去尋找,找到一個大家都很困擾的題目來做,例如劉晉良從汽車買賣租賃去找,解決自己曾遇過的難題,也幫大家找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而且,當解決的問題愈大,未來公司創造的價值就愈高。

講到這裡,還可以提一下,一位資訊產業前輩、曾任微軟及思科中國總裁的杜家濱說,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從南到北總共有二、三百個漁港,但至今還沒有看到,國內有出現魚貨拍賣交易是採新型態的數位化方式進行的例子。這種數位化交易魚貨的案例在世界很多國家都已出現,但為何台灣至今還沒有?對創業家來說,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題目嗎?

過去台灣最強的能力,是把硬體做到便宜好用,讓很多歐美提出來的概念得以具體化,也讓虛擬的想法變成事實,因此台灣製造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資通訊電子產品。但是,台灣向來比較弱的是,不太會做創新應用,可能是因為想像力不夠,或沒有聚焦在這些事情上,因此一直沒有拿得出好成績來。

不過,我覺得這種情況也在改變中,尤其是把很多應用具體化,加速進行數位轉型,類似汽車貸款或魚貨交易,有太多事情是可以做的,而且這種需求如此明確,只要把以前做硬體的精神拿來做軟體,我相信對台灣來說不是難事,更何況這些都能創造出很多有前景的市場與商機。